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廉评

让巡视利剑成为护民利器

来源:资阳区卫生健康局 作者:郭淑林 发布时间:2021-12-03

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重点巡视什么、纠正什么。湖南巡视工作坚持人民至上开展“政治体检”,聚焦民生痛点问题开展政治监督,着力发现影响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突出问题,在巡视中开展“政治画像”,边巡边“画”、边巡边查、边巡边改,高质量完成巡视全覆盖,有力推动解决了群众关心的“小问题”,赢得了民心向背的“大政治”。 (来源:三湘风纪  2021-11-29)

巡视是政治监督,是推动中央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有力举措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抓手,巡视利剑是否锋利,能否成为护民利器,关键是看是不是以人民为中心、能不能动真碰硬、揭短亮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巡视作为党内监督战略性制度安排,着眼“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充分发挥“尖兵”“前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拥护,成为党之利器、国之利器。

作为一个拥有9100多万名党员、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大党,权力在哪里集中,党的巡视监督就必须跟进到哪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揆诸现实,群众身边的“蚁腐蝇贪”涉及危旧房屋改造、农村饮用水、粮食补贴发放、农村低保评定……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啃食群众获得感,疏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巡视工作背负着中央的信任和权威,时时处处以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为重,一轮又一轮、马不停蹄寻“虎”觅“蝇”,就是要推动利剑直插基层,瞪大眼睛去发现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现象,被巡视单位党员干部为政不廉、公私不分、亲清不明,让有问题的干部收手知止,确保群众利益不受侵害。

为人民谋幸福,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巡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深化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发现和推动解决了一批脱贫攻坚、“三资”管理、征地拆迁、农村低保、教育医疗等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一大批“伸黑手”“动奶酪”的腐败分子得到清除。如,福建省委原常委、副省长张志南,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胡问鸣,湖南常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谭本仲的落马,都是巡视的重要“战果”,彰显了反腐为民、反腐惠民,增强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治理起来涉及部门多、工作战线长,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坚守政治定位,把解决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作为重中之重。紧盯“小微权力”,与组织、政法、审计、财会、统计等监督协作配合,深入重点项目、建设工地、田间地头了解真实情况,聚焦资金走向、使用、验收等关键环节精准出击;进一步加大惩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强化利剑高悬、震慑常在的效应,让群众感到自己的事情有人管、利益有人护,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群众痛恨什么、反对什么,就重点巡视什么、纠正什么。一个个巡视利剑下的实践故事,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日子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