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湖南省委同意,省纪委监委出台《加强“一把手”监督 “十必严”措施》(下称“十必严”),且将“十必严”全文在“三湘风纪网”和微信公众号上作了发布。这是湖南省纪委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切实强化“一把手”监督,着力推动“一把手”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表率作用的重要举措,真正体现了对“一把手”的严管厚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委员会是党执政兴国的指挥部,“一把手”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领头雁,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必须作表率、打头阵。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是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落到实处的关键环节。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明确要求,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据统计,2020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调查县处级及以上“一把手”5836人。去年我省连续查处了三个原市委书记:岳阳市委原书记刘和生、娄底市委原书记龚武生和李荐国。今年以来,全省被采取留置措施的“一把手”达80余人,占了主案对象的四成,向全社会释放了反腐败一刻不停歇的强烈信号。
严管就是厚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当前,我们广大领导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有少数害群之马严重腐蚀着党的肌体健康。剖析这些“一把手”的贪腐轨迹,都与“权”字相关。当“一把手”手中的权力集中后,在欲望的膨胀中,逐步走上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项目“一手抓”的放纵之路,在权力的失控中毁掉了自己的人生。去年1月被“双开”的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科技和信息化局原局长叶加河曾自诩为“四最”局长:“我在科信局,年龄最大、职位最高、资格最老、业务最强,因为这四个‘最’,可以说我在局里拥有绝对权力。”“一把手”独断专行、主导决策,权力屡屡出轨越界、脱缰狂奔,给党和国家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海南省委原常委、海口市委原书记张琦帮助多名私营企业主在儋州、三亚、海口违规取得土地近7000亩。其中,帮助某地产商违规设置排他性条件,违法获取土地1000多亩,占用地质公园、生态林地,给国家造成数十亿元损失。这些案例是“镜鉴”,告诫我们,“一把手”腐败带来的危害要大大超过一般的领导干部,产生的“腐蚀”效应更强,加强监管刻不容缓。
没有约束就没有自由,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加强“一把手”监督 “十必严”措施》给党员领导干部戴上严格守纪的“紧箍咒”,条条硬规,不容逾越。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严格执行“十必严”措施,切实把监督的螺栓拧紧、拧到位,坚决清除害群之马,防止“一把手”沦为“一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