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廉评

纪检监察干部须有为有畏

来源:驻市国资委纪检监察组 作者:文导 刘帆 发布时间:2021-06-29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益阳市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行动。从社保基金治理到违规问题督办,从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到紧盯节点“纠四风”,无不展现了纪检监察干部与困难矛盾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只有时刻不忘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牢记党的百年历史意义,深刻掌握有“为”与有“畏”的辩证关系,才能在工作上行稳致远,在生活中怡然自得。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作为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增强担当精神,磨炼斗争本领。

切实增强政治担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要学习黄文秀同志用美好青春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要学习张富清同志“60年深藏功与名,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要学习袁隆平院士“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辛勤耕耘,对标对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切实增强历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我们要以史为鉴,知古鉴今,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工作实践。

切实增强责任担当。担当是奋进特色,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到矛盾面前不退缩,困难面前不低头,重任面前不懈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长征路上作出更大贡献。

“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政治底色”。作为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还必须具有心存敬畏的优良品质。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坚守道德底线、不越纪法红线,永葆清廉本色。

要对群众心存敬畏。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是我们心中的“一杆秤”,要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乐不乐意、高不高兴为检验标准,干事求实效。学习“实干担当、建功立业”典型焦裕禄,面对兰考三害,深入调查研究,拿出切实举措,解决群众聚集的难点堵点问题。

要对法纪心存敬畏。党纪国法是每个共产党人的行为底线。要认真学习法律法规,时时处处以法纪规范行为、约束自我、不越红线。

要对责任心存敬畏。责任体现的是一种事业追求和思想境界。对党的事业和人民的重托,任何时候都要怀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恪尽职守、主动作为、踏实干事。我们要从许爱莲、黄家发等反面事例上,汲取教训、警醒自我、慎始慎终,做到有为有畏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