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家风故事

【益阳家风故事】(49)月明犹自照梅花——安化和平解放功臣熊邵安的家风故事

来源:益阳市纪委监委 作者:陶金生 发布时间:2019-07-04

熊邵安(1908-1988),幼名少安,曾用名曼萍,安化县清塘铺镇石板村人。192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安化县解放后第一任县长、益阳军分区独立二团政委、湖南委组织部干部训练处处长、省委党校副校长、省监察委员会专职委员、省政协委员,享有老红军待遇。

青年爱国缘何罪,斩尽魔王恨未平

熊邵安出生于大户人家。熊家台上的“爵天庐”见证了这一户人家的发展轨迹,熊家的老宅子“爵天庐”取《孟子》“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之意,激励子孙以仁义忠信、乐善不倦立世,从而达到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目的。

熊邵安故居

熊家子孙恪守家风,在这个世外桃源里半耕读读。小邵安年幼时,就与堂兄任初、堂弟永孚三人师从族叔熊静亭。在熊老先生的熏陶下,少年熊邵安脱颖而出,合着时代的节拍,从偏僻的小山村起步,矢志追求真理与和平,一路走向开天辟地最前沿。

1929年,熊邵安在白色恐怖最为严重的上海,在共产党处境最危难的情况下,放弃优越的家庭生活,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固然有家庭传授“精忠报国”思想影响,但是,更为重要的是熊邵安亲历了1926年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和1927年“4·12”蒋介石反革命政变的历史事件,特别是从山村走到长沙、上海耳闻目睹形成一个信念,就是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利益,是解人民于倒悬的坚定力量,于是贴下心来“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熊邵安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就读的中国劳动大学建立起第一个团支部,利用在震旦大学学习机会,在法租界发展党员30多人。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熊邵安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当中,却不幸被国民党当局批捕入狱。

在熊邵安所撰《在上海监狱电刑椅上》的回忆文章中,记录了他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殊死斗争的故事。当敌人从熊邵安口中得不到上海党组织的任何信息,就给他上了最为残忍的电刑。连续几天,在地下室拖进拖出,在电刑椅上拖上拖下,死了又活,活了又死,由于他的坚贞不屈,敌人毫无所获。最后,命虽然保住了,他却因为酷刑而导致终身蒙上生理和心理双层病痛的阴影。在上海的监狱和山东的监狱,熊邵安一关就是五年。这五年当中,在最黑暗的监狱里,他却从来没有失去信仰,即使在监狱,他也从来没有放弃过战斗。在上海监狱就曾经发动了一场6000多难友的“监吼斗争”,组织28位所谓的政治犯开展了为期6天的绝食行动,最终将革命同志从黑牢里救出来。后来,熊邵安与学生汪嗣圻回忆这段往事时说:“被捕之后,面对敌人的刑讯,当时我只有仇恨,仇恨蒋介石,仇恨他所代表的反动势力,我没有打算活着出来。我决不能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必须保住党的秘密。这是一场意志的决斗,看谁能够坚持到最后……我几次昏死过去,每次醒来,我便感动敌人又一次失败,便有一种胜利的快感。”文革中有人不相信熊邵安没有叛变,最终在专案材料中的敌伪档案内找到“熊邵安最为顽固”的记载,证明了他的清白。

苍生有泪余怀苦,众志成城应自鞭

1936年,熊邵安被党营救出来后,身残志坚,继续投身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洪流之中。经过反复的思考和实践,他决定用教师的身份开展地下工作,通过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达到走上革命道路的目的。1939年秋熊邵安受中共湖南省工委派遣去邵阳国立十一中任教,担任中共党支部书记,从事地下革命活动。在这里以父兄般的关爱,培养教育抗日时期沦陷区无家可归的学子走上了抗日的光明大道。1947年春领导了岳阳中学的罢课斗争。1948年元月,回安化筹建党组织和革命武装。先后在安化简易师范和英武中学以教书作掩护,传播革命思想,培养学生骨干,组织学生运动。在这期间,熊邵安为党培养了大批骨干,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推翻旧政权和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生力量。

熊邵安(右四)周碧良(右五)夫妇与学生合影

其间,熊邵安领导的安化和平解放最值得称道。熊邵安利用自己长期积累起来的统战经验以及自己担任“安师”训育主任的便利条件。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进步书刊、利用讲台宣传革命思想和分析时事形势,成立学生自治会开展学生运动,采取游行示威的方式激励群众的革命热情。另一方面,在学生当中秘密建立党组织,再把学生党员分散到各乡村,建立党的组织和农会,在广大农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为和平解放奠定群众基础。同时通过策反安化县国民党党、政、军的上层人物,争取了时任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金全中、县长姚协中、自卫总队副队长张甫成起义,投入革命队伍。1949年6月28日,安化成为全省依靠自身力量最早解放的县,安化比湖南省宣布和平解放快了近40天,作为首功之臣,熊邵安的英名彪炳史册。

一颗丹心向红日,心如红日一般红

革命是一个洪炉,不但要炼出革命者个人的坚强意志,而且还要炼出家庭甚至家族对革命的耿耿忠心。据熊邵安子侄辈编撰的《爵天庐纪实》一书中记载,熊邵安一辈堂兄弟有八位,兄弟们都支持熊邵安的革命工作,甚至包括他老父亲熊介藩。1949年5月,熊邵安为了帮助安化贫苦农民度荒,他回到家中,首先说服父亲开仓拿出40石谷,然后从叔叔、堂兄家担出近200石粮食,这一带头,促成全县解决了粮荒问题。在熊邵安的发动和影响下,弟弟熊峙凝、妻子周碧良和堂弟熊志和、熊克艰、熊毅才、侄孙熊孝纪都在解放前参加了革命工作。由于家族的大力支持以及乡邻的积极参与,安化县原鱼水乡成为了安化红色革命的策源地之一。

熊邵安解放后曾经担任过省委监察委员会专职委员,他真正做到了为革命两袖清风。解放后第一次工资定级,组织上给他定为12级,他主动退掉了一级。“文革”后,组织又要给他提级,他说:“我现在身体不行了,吃现成的,更不应该向党和政府要官要钱。”而他用微薄的工资所做的好事,至今都传为美谈。1982年回乡,他立下了一张字据,为了感谢侄儿全家对爷爷、奶奶的照顾,将全部故乡家产赠送给侄儿,清单上仅仅就是几间旧屋、一张书桌、一张木床、一对茶几、四把椅子以及夫人周碧良的嫁妆一把靠背椅等寥寥数物而已。

怀念熊邵安的专著

熊邵安对待子女亲戚,生活上充满爱,工作中却不允许讲价钱、提特殊要求。他的外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参加了地下党,从事革命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找他安排工作,他却说:“现在解放了,你家翻了身,分了田土,我安排你回家当农民。”,他的大女儿熊红萍1958年中学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下放到了华容,当了一辈子的农民。他的儿子熊战超和小女儿熊莉娜在工作分配和调动上,既不向组织打招呼更不不允许他们打他的牌子。看似不近人情的这位“老革命”,却一直为当年与他从事地下工作的战友及后人洗清冤屈、解决身份、落实政策而奔走疾呼,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

1988年熊邵安逝世。在他离开人世30多年的时间里,他的家乡、他的后人、他的学生一直在自发地挖掘“邵安精神”。人民利益、大爱无疆、实事求是,这三个词在熊邵安的革命实践中紧密有机地联系到一起了。“苟利人民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可能就是“邵安精神”的真谛。恰好,熊邵安的家风就包涵在这种精神中。

6月28日,是安化和平解放70周年的纪念日,谨以此文向70年前的革命前辈和先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