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权威发布 > 以案示警

【每周一案】(82)“糊涂账”里的“猫腻”

来源:市纪委监委 作者:易纪轩 发布时间:2018-09-21

沅江市泗湖山镇和平村的村级账里有算不清的“糊涂账”?带着群众的疑问,2016年11月起,沅江市纪委认真开展初核、调查,查出了“糊涂账”里的“猫腻”。2017年6月,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关规定,泗湖山镇和平村原支部书记胡志明、村支部委员侯阳春、柳小春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原西南村村主任侯桂华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和平村4名村干部违纪案情的曝光,给村级财务管理敲响了警钟。

救助资金抵欠条

泗湖山镇和平村由原和平片、西南片和旗北片组成。

2009年,为了搞好西南片的公路建设,时任和平村村支书的胡志明召开和平村西南片村组干部和党员会议,成立了公路建设委员会,并由胡志明拍板决定西南片的公路建设账目不列入和平村的行政账目,公路建设的所有开支都在西南片公路建设委员会报账。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典型的账外帐。

由于西南片的公路建设资金存在缺口,村支部委员柳小春一直在想办法筹集资金。2012年12月份,西南片收到1万元民政临时救助资金,由于和平村合村以来西南片情况比较复杂,看到这笔资金是给西南片的,胡志明也不愿意管,将资金交给柳小春处理。

“反正群众也不知道来了这笔资金,把它用作修路的开支,应该不会有什么事”。柳小春拿到这笔民政临时救助资金后,忍不住打起了这笔钱的主意。他把这个想法上报给公路建设委员会后,委员会成员竟然一致同意了。

柳小春随后拿了这笔钱去找财务人员入账,恰巧当时财务人员外出治病,他只好临时保管。过了一段时间后,柳小春想到自己在2011年12月为公路建设垫资了9600元,当时报账的时候因为没有现金,只领到一张欠条。“村里修路欠我9600元,加上最近因为公路建设又有一笔350元的开支,反正都是修路的开支,也不算把钱装进了私人口袋。”柳小春干脆就用这1万元抵消了以前的欠条。之后,为平了账,这1万元救助资金用他人“捐款”的名义,入了西南片的公路建设账。

2014年2月,和平村组织对公路账进行审计,财务人员又糊里糊涂地把柳小春叫去打了一张“2010年—2011年村级公路立项开支(9600元+350元)共计9950元”的欠条。柳小春的同一笔垫付资金,打了两次欠条,分别在2011年和2014年重复入账,成了一笔扯不清的“糊涂账”。

“公路建设的报账,参与的人在白纸上写个名字作为证明人,经公路建设委员会同意就可以报账,有时候为了方便,白纸条没有负责人的签字,只口头上答应,也报账了。”西南片公路委员会的负责人侯阳春,在调查中坦言西南片公路建设的报账存在随意性。

杀猪分肉用专款

2014年12月,和平村西南片来了2万元民政临时救助资金。因负责这笔资金的柳小春有事外出了,胡志明批准原西南村离任村支书侯桂华和片上几个组长商量处置。

侯桂华拿到钱后,心里打起了小算盘:柳小春平时为村里做了不少事,不如拿这笔钱给他所在的西南1组每户群众分点猪肉,让他高兴一下。“既让群众得了实惠,也能让群众记住领导的好。”怀着这种想法,侯桂华用领回来的钱买了4头猪,2万元临时救助资金就这样变成猪肉分给了1组村民。事后,侯桂华伪造了一份和平村西南片贫困救济款花名册入了和平村的村账。一笔民政临时救助资金就这样以“杀猪分肉”的形式平分了。

“除了单独设账、不按报账程序报账之外,和平村的财务账还存在白条顶库、坐支现金、甚至相关条据遗失等种种乱象。”沅江市纪委调查人员说:“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松散,财务人员不专业,村干部缺少专款专用意识,和平村的财务账自然就变成了一笔笔“糊涂账”,这样的账怎么能让群众满意?”

“一片好心”遭质疑

2010年,环洞庭湖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需要在和平村西南片进行土地平整,按规定需对土地上的坟墓进行迁移,每迁一座坟补偿200元。这件事由当时的村委会委员侯阳春负责,但事情办完后,群众却议论纷纷,质疑他虚报数据套取资金。

原来,为解决村里生产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侯阳春请示胡志明同意后,申报了41座坟墓的迁坟款,其中虚报坟墓35座,违规套取迁坟款7000元。随后,村里将套取资金作为生产建设的补偿性开支发放给了的农户。

2016年9月,群众向沅江市纪委举报了和平村财务混乱等问题,胡志明等4名村支两委干部相继被立案调查。“我自己没有用一分钱迁坟款,只是想多搞点资金回来解决村里的问题。”在接受组织审查期间,侯阳春开始还觉得很委屈。

经查,胡志明、侯阳春、柳小春、侯桂华等人的行为违反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关规定,分别受到了相应的党纪处分。

“糊涂帐”里的“猫腻”,暴露出了一些地方村级财务管理混乱、财务人员素质不高、村干部法纪意识淡薄等突出问题。村级管理财务管理工作不仅影响到村级经济发展,也关乎村民的切身利益。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推进,越来越多的财政惠农补贴资金向农村倾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相关主管部门必须加大监管力度,严格监督、加强教育、防范风险、标本兼治,把“糊涂账”变成“明白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