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清风徐来】(122)周立波:三次捐款建果园

来源: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驻市委办纪检监察组 市委党史研究室 编制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06

  周立波故居对面的小山叫陈树坡,约50亩。这可是周立波三次捐款建起来的果园。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周立波第一次回到家乡,看到满山光秃秃的,觉得如此荒废确实可惜了。于是,他邀请当时的党支部书记周慰奇吃饭。席间,他们聊生产,聊柴米油盐。聊得火热时,周立波把话题一转说,陈树坡山上只有一棵桃树,是否可开发成果园?接着又说:我拿点钱作陈树坡开垦果园的资金。支部书记看到人民作家对家乡如此关心,如此爱护,感动之情油然而生,当场代表乡亲向周立波深表感谢。

  1958年初冬,周立波回到老家,看到陈树坡郁郁葱葱,心里说不出有多高兴。并对随同来的大队干部说,这里多栽些桃树,桃树苗归我找园艺场联系,我再出点钱,你看怎样?随同的大队干部满口答应。周立波还说:栽桃树那天,通知我,我也参加一个。桃树栽下后,长势不错。有一个干部还写信告诉了周立波。

  1962年底,周立波回到老家扫墓。这次,他看见的陈树坡却杂草丛生,不见一棵果树。原来在“大跃进”中果园被毁。周立波在山上转悠时,他的脚正好踩在一个桃树蔸子上,心情十分沉重,叹道:“可惜,太可惜了!”过几天,周立波又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3000元钱来,买了梨树苗,还请来一位农技师作指导,发动乡亲把树苗栽上。周立波说:“毁了桃园,又建梨园,是件喜事。来,我们照个相做纪念。”周立波把乡亲们分作两排,立在一棵最大的梨树苗前,大家推周立波站当中,他高低不肯,坚持要站在后排边上。周立波回到北京后,还寄了800元钱给乡亲管理梨园。多年里,这儿的梨树结了许多梨子,成了村里一笔可观的集体收入。那个年代,3800元钱可是笔巨款,周立波的为民善举乡亲们永远记在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