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故事汇

【清风故事汇】(291)“油条巡抚”卫荣光

来源: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  编制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09

    卫荣光(1826-1890),字静澜,河南新乡人,清代三大廉吏之一。

  卫荣光自小就聪明好学,咸丰二年,27岁的他考中进士,先是做庶吉士,散馆后任编修。咸丰九年,湖北巡抚胡林翼奏调卫荣光从戎,在家乡招兵买马,成立豫字营。咸丰十一年,胡林翼去世后,卫荣光准备回京工作,途经老家新乡,恰逢捻军入境,卫荣光协助当地知县组织人马保卫家乡,屡战告捷。在之后几年与捻军的抗战中,卫荣光谋定后动,镇定自若,屡战屡胜。同治十二年,卫荣光被任命为江安粮道署按察使。光绪元年,朝廷授予卫荣光安徽按察使,后专任浙江布政使,护理巡抚。

  卫荣光一生清操简朴,两袖清风。在浙江做巡抚的时候每天的早餐只是三根油条,家中厨师进出都要搜身,怕他们夹带鱼肉。父母过寿、夫人寿诞,府衙里的人都发油条。他的抠门在浙江官场是出了名的,衣服除官服外差不多都打着补丁,有一件心爱的羊皮大衣,毛都脱尽了,他还经常穿着拜客。晚上看公文,他的桌上只放一盏小油灯,灯光像黄豆般大小,节俭至此。

  卫荣光不仅两袖清风,还是个敢作为的能吏。他做浙江巡抚时,发生了一件事。当时从荆州调来了一批八旗兵,旗兵比较骄横,在一家茶叶店前寻衅滋事,打伤了二十多个人。事情发生后老百姓群情愤慨,纷纷罢市。经当地官员出面道歉后才重新开业。卫荣光知道后非常生气,说:“此风不可长。”

  随后上奏章弹劾这些旗兵,并私底下约在京工作的杭州籍官员一起上折子,最终朝廷震怒,让卫荣光严办。卫荣光将为首的旗兵严惩施以鞭刑,其他的从犯也关在囚笼中示众,从此以后杭州城内的旗兵再也不敢嚣张了。卫荣光在浙江做了两年巡抚,极大地改善了浙江官场的政治生态。

  清风寄语:

  卫荣光的油条,折射的是他廉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为政品德,在今天仍然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从政先修德,“德”从哪里修起?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贪图安逸、溺于奢华会触发人们内心的贪欲,人如果做不到勤俭,就难免产生各种欲望,欲壑难填,越走越远,最终坠入深渊。人如果能做到俭朴,就会减少贪欲,远离灾祸。因此,真正的智者总是节制有度,乐而不淫,满而不溢,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厉行勤俭节约是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内容,是需要久久为功的长期任务,必须一手雷霆手段,一手长效施策。要对标对表深入查摆问题,尤其聚焦浪费的新变种、新形式,做到立查立改、即知即改;要充分运用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对生活奢靡、铺张浪费、贪图享乐等现象及时警示、及时查处、及时治理;要向制度要动力,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向铺张浪费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