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每周廉政提醒

[廉政提醒](88)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

来源: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驻市工信局纪检监察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5-14

[热点扫描]

近日,《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在全国发行。领导干部家教家风建设进一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家风问题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党性问题、纪律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家风建设成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也成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抓手。

2015年10月16日,周本顺严重违纪被“双开”的通报中,首次使用了“家风败坏”这个词语,近几年来,“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对家人失管失教”等词汇屡现处分通报。“家风不正”还入选了2020年度十大反腐热词。今年以来,刘国强、王勇、李金早、史文清等中管干部被通报“家风不正”“家风败坏”。

家风不正,根子还是出在领导干部自身,究其根源在公私不分、权力滥用。纵观近些年的典型案例,他们有的“一家两制”,做“夫妻档”“父子档”生意,任由妻儿在管辖范围内经营牟利;有的纵容、默许家人打着自己旗号大肆收受礼金礼物;还有的兄弟姐妹齐上阵,大搞家族式腐败,形成共同敛财链条,等等。2016年,中纪委网站就刊文——《被查中管干部“问题清单”近2/3违纪涉亲属》。文章称,62%的领导干部违纪涉及亲属,多数为利用职务便利为家属经营活动谋利。

权力成就一个人,也足以毁掉一家人。家风不正,已成为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家族式腐败现象,为领导干部及其亲属同时敲响警钟!

[持续追踪]

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毛泽东有著名的“三不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恩来给亲属规定了“十条家规”,要求“在任何场合下,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不断挖掘各种各样的家风故事,通过各种形式倡导弘扬和培育优良的家风传统,发挥了一定的影响力。2017年以来,益阳市纪委深入挖掘整理益阳优秀传统家风故事,对益阳本地廉吏、革命先烈的优良家风故事进行成系列、成规模的挖掘,围绕“家风家训家规”这一主题,先后推出“益阳家风故事”55期,在“清风益阳”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公开发布后,被各级媒体相继转载。同时,还将故事编印成书发放给党员干部、与电视台合作录制视频节目,影响深远、广受好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只有守好了公与私的分隔线,吃透了严与爱的辩证法,既把好了廉洁自律的“前门”,又守好了家庭防线的“后门”,才能避免陷入物质生活享乐化、精神生活腐烂化、家庭生活逐利化的泥沼。否则,将会身陷囹圄,悔之晚矣!

[学习时刻]

【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

这句话出自(宋)赵湘《本文》,意思是:要想治理好天下,就一定要治理好家庭、修养自身品德。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此话,意在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党纪国法,自觉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带头廉洁治家,从严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