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检查要抠细节,谈话得绷紧安全弦,案件办理更要把流程钉在规范化的轨道上。”在安化县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里,殷虎君将一本边角微微卷起、写满笔记的工作手册推到年轻干部刘浩佑面前。这一幕,正是该县纪委监委以“传帮带”为抓手,激活纪检监察系统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安化县纪委监委紧扣执纪监督、审查调查等核心业务,将“三化”要求贯穿干部培养全过程。精准锁定新招录不满2年、需进阶提升、外单位调入或轮岗后业务生疏的人员,纳入“青蓝工程”培养体系。按照“人岗相适、双向选择”原则,以部室为单元配对“1对1”导师,通过“现场教学+模拟演练”的沉浸式模式,把证据收集规范、纪法适用标准、谈话安全规程等融入实战教学,推动年轻干部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新手,成长为“按章执纪、依律办案”的尖兵。
“这手册里全是实操指南!”刘浩佑摩挲着泛黄纸页,上面既有“制作谈话笔录的注意事项”,也有“证据链闭环的重要节点”,每一条都是殷虎君用数十次核查实践提炼的“合规锦囊”。“现在纪法新规更新快,必须自己先吃透规范化流程、法治化依据,才能教徒弟‘按规矩办案、依程序执纪’。”看着年轻人从“讲政策照本宣科”到“用法治语言答疑解惑”,殷虎君深知,这正是“三化”建设在基层生根发芽的鲜活体现。
为让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要求融入日常、化为习惯,该县纪委监委还通过跟班实训学规范、跟案攻坚练法治、跟组巡察强正规,多维度淬炼干部本领。近三年,共有3批次32名干部加速成长,不少人已成为监督执纪一线的骨干力量。年轻干部的成长轨迹,正是“三化”建设在安化纪检监察系统落地生根的生动呈现。
“要让‘传帮带’成为‘三化’建设的催化剂。”安化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完善以“三化”为核心的激励机制,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吃透规范、敬畏法治、锤炼作风,推动全县纪检监察队伍在“青蓝相继”中筑牢“三化”根基,锻造新时代纪检监察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