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辛苦了,看到你们纪委工作这么认真积极,这下我终于放心了。是我误会他们了。”七十多岁的奇嗲双手紧紧握住镇纪委书记陈亮的手声音激动得微微颤抖。
奇嗲是镇里出了名的“难缠户”,满头银发,身形佝偻,70多岁了却精神十足,有事没事就爱上镇纪委办公室“喝茶”,我还没上任就对奇嗲有所耳闻。这不,该来的躲不掉,我刚上任一周,奇嗲就上门了,还给我带来了新上任的第一份“大礼”。
“咦!陈亮书记呢,怎么不见他人?”奇嗲一进门就扯着嗓子中气十足的喊道。可把我这初出茅庐的“纪检新兵”吓得不轻。急忙上前拉着奇嗲安抚道:“奇嗲,我是新来的小罗,陈书记去市里开会了。”
“这可怎么行,陈书记不在,我还有情况要向他反映呢。你们可不能嫌我烦,我是为了你们工作更有效果……”奇嗲一听陈亮书记去市里开会了,急得都坐不住。
我急忙泡了杯茶温声细语地说:“奇嗲,你别急,你先把情况告诉我,我等下立马就跟陈亮书记汇报。”
奇嗲听我这么一说,喝了口茶,顺了顺气,说:“我可不是为了自己来的,我是要跟你们举报四季红村会计私吞五保户邓庚旺的危房改造资金。”我听着奇嗲的描述,认真地做好记录。
当天下午陈亮书记就心急火燎地赶回来了,一进门就开始询问我线索的具体情况。在彻底了解线索详情后,陈书记带着我先从镇经管站调阅相关财务资料,认真核对资料后,对线索情况也有了进一步认识,我们又趁热打铁,立即前往四季红村实地调查。
“陈书记,邓庚旺是我们村的五保户,镇里国土所鉴定他的房子为危房,为了让老人能安享晚年,我们决定对他进行危房改造。”四季红村村支书在我们调查过程中说,“至于说私吞老人的危改资金,那还真是一个误会。”
“开始改造时村里没有危改指标,但是邓老的房子太破旧了,我们村里就先垫资,由他们队长组织劳动力对老人的房子进行改造。危改指标来了后,再安排人进行后续改造。上面发下来的危改资金为一万元,扣除了村里垫付的资金,剩下的交给邓老,用于支付后续房屋维修的费用。”被举报的村会计在我们调查中详细述说事情原委。
尽管如此,陈亮书记还是对邓庚旺老人放心不下,便驱车亲自去老人家实地走访。车一到他家,映入我眼前的是一间粉刷一新,窗明几净的小平房,虽然小,却被收拾的干净整洁。
听明白我们的来意,邓庚旺老人紧紧拉着我们的手激动地说:“我无儿无女,年纪又大了,多亏了党的政策好,村干部也时时惦记着我,替我申请了一万元危房改造款,才让我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真感谢你们。”他向我们解释每一笔支出,陈书记叫我一一记下来,准备信访回复用。
一场美丽的误会在紧张忙碌中彻底解开。每当我回想起邓庚旺老人开心激动的笑脸,回忆起奇嗲满意放心的话语,我的心就如同雨后初晴的阳光一样灿烂。作为基层一线的纪检干部,我们不应惧怕群众的来访,而是积极面对,细致调查,只有脚下的每一步都有泥,每一次调查都沾满汗水,才能真正将问题调查到水落石出,还一个真实;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满意、放心,露出由衷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