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卫士手记

卫士手记丨用“铁脚板”踏勘民情 用“真心话”汇聚民心

来源: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巡察办)驻百选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 作者:莫振伟 发布时间:2025-09-16

  我曾在安化工作6年,走遍了安化县每个乡镇。今年担任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巡察办)驻安化县东坪镇百选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回到百选村,不是“外来客”,而是“归家人”。

  驻村第一天起,我就带着工作队迅速进入角色,通过查阅资料、实地察看、走访调研等方式,掌握村里的人口结构、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现状。为让村民对工作队“认得出、找得到、信得过”,我们精心设计制作1000余把乡村振兴主题宣传扇,扇面上以百选村标志性景观做背景,不仅印制了政策标语,更印着工作队每一位成员的照片、姓名和联系电话。这些“带温度的扇子”,通过入户走访、屋场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送到村民手中,实用,又方便群众随时联系。“夏天用得上,有事能联系,背景是自己村的景,拿在手里也亲切。”村民们这样说。

  每天晚饭后,我们就开启“散步式走访”,不是闲溜达,而是往村民家走,最远的一次夜访走了8公里,只为摸清一户偏远农户的黄桃销售难题。对于走访发现收集的问题,我们用心用情用力解决。谁家农忙缺劳力,我们挽起袖子搭把手;谁家困难娃要上学,我们帮着对接学校争取助学金;谁家兔子、桃子卖不出去,我们拍照片、发朋友圈,四处帮着找销路……这些虽是小事,但都是工作队“归家人”的承诺在一点一点地兑现。

  “把村上的事当自己的事,才能干到村民心坎上。”这是我们工作队的共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我们紧盯村民“出行难”“饮水难”两大痛点,多次对接交通运输部门,推动片区公路纳入“十五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进一步提升百选村路网通达水平;针对季节性缺水问题,积极协调水利、供水等部门,推动建设5处小型水利设施(山塘),惠及430名村民。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方面,我和工作队立足百选村林地资源,携手村“两委”,于8月启动80亩黄精种植基地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搞得成、管得好、能增收”,帮助周边农户就业增收。我们还积极协调市县各部门,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盘活养老公寓闲置资产,联动村内游泳基地、文化廊桥、高标准农田、自然风光等资源,探索建立“康养照护+休闲旅游”产业链。

  “乡村振兴,重要的是聚人心。”我们建立党员“政治生日”慰问机制,每逢党员“政治生日”及时送上慰问和祝福;每月主题党日活动,不搞“照本宣科”,而是探索开展“有温度、不枯燥”的基层组织生活。比如,在村部组织党员看爱国电影、吃“大锅饭”,聊聊村里事、说说心里话,让农村党员“愿意来、坐得住”,使组织生活变得有温度、接地气。

  为解决本村百余名留守儿童假期看护难题,我们积极对接省福彩中心争取定向捐助资金,依托村民服务中心,为全村6至12岁学龄儿童举办公益夏令营和暑假免费辅导班,免费为参与儿童提供午餐,并邀请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公益救援队等为全村百余名儿童提供涵盖假期作业辅导、文体创作活动、思想品德教育、安全知识宣传、防溺水自救演练等内容的课程,帮助和引导儿童成长成才。同时,明确教育奖励机制,对本村考录本科院校、“双一流”重点高校、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子,奖励500元至2000元不等。今年已表彰6名优秀学子,发放助学金4500元,以激励广大学子求学上进,营造崇学重教良好氛围。

  从宣传扇上的微笑和承诺到8公里夜路的披星戴月,从黄精基地的破土动工到孩童学子的欢声笑语,我们工作队正用“归家人”的真心实意,力所能及、全力以赴地在百选村的田野上播撒下振兴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