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文苑

厂窖游记

来源:南县厂窖镇纪委 作者:朱宇峰 发布时间:2019-11-08

来到厂窖,还没有好好逛过,但闻其名便知其非同寻常,这里有松澧洪道和藕池河簇拥而过,这里有广阔宽敞的田园风光,这里曾经发生过震惊全国的厂窖惨案……

闲暇无事,背上旅行包,迎着清晨的微微凉风,徒步便踏上了旅程。首先映入人眼帘的是一条宽广雄伟的大桥,横跨沅江、南县,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四水之间。过去这里是一个渡口,两岸往来的人群只能通过轮船渡河,一来一回就得大半天时间。

从茅草街大桥中间拐个弯下来就到了美丽的厂窖镇,一条光滑的油子路笔直向前延伸,两边布满了开着粉红色小花的树木,如樱花般浪漫,煞是好看,仿佛走进了十里画廊般。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路修好,把基础设施建设好,把人居环境整治好,把集体经济发展好,农户的脸上布满了笑容,农村脏乱差的局面一去不复返。

来到集镇,一下子变得热闹非凡,政府大道两边排满了吆喝的小贩,小商品琳琅满目,也许再多两只眼睛也看不过来。抬头望去,最显眼的位置就是厂窖惨案纪念碑,仿佛高耸入林,又仿佛透露出一种不屈的抗争精神,这种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来,化成了厂窖人建设“红色厂窖、生态绿洲”的不竭动力。旁边的纪念馆气势磅礴,里面保留了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每一个进去的人都仿佛受到了心灵的洗礼,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因而倍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从纪念馆出来,重新走出集镇。放眼望去,两旁都是平坦广阔的田园,如一块块小格子般,长满了金黄色的稻谷,公路旁边的一座小木屋内还放着一台收割机。再过几日,就到了丰收的季节,在这地势平坦的田土上非常适合大型收割机收割稻谷,短短半日就能全部收割完。乡镇一位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干部告诉我,三四十年之前,每当临近收割水稻的时候,需要靠从长沙宁乡等地赶过来的大量劳动力帮忙收割才收的完,很多人都是走路过来的,来了就在南县这边安家了。

穿过田野,来到了松澧洪道的堤坝上,淡蓝的水面迎着微风划出一道道的波纹,伴随着阳光的折射传到远方。河道里零星的长着一些芦苇,一条渔船突兀的从芦苇中冒出,船头有个渔民正在悠闲的垂钓。如今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收入越来越高,过去以打渔为生的渔民也不再需要打鱼,仅仅成为了一种兴趣爱好。

临近傍晚,结束了今天的旅程。带着满足,带着微笑悄然离去,厂窖,那一方美丽的土地,是我今后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