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持续热射病频发 医生详解急救“黄金半小时”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7-11 09:05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7月7日上午,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位68岁的曾娭毑,她因“意识障碍伴发热2小时”被送入急诊,临床诊断为热射病。随着高温天气持续,热射病的防治再次引发关注。为此,记者采访了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朱超医生,为市民科普热射病相关知识。

  朱超介绍,热射病主要分为经典型和劳力型两类,易感人群各有不同。经典型热射病多由暴露于热环境导致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引起,易感人群包括年老、年幼、体弱、长期卧床者,以及肥胖和慢性疾病患者。而劳力型热射病则常见于健康年轻人,如部队官兵、运动员、消防队员、建筑工人等,他们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训练或重体力劳动后容易发病。

  “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容易中暑,许多人不重视,抱着侥幸心理。”朱超指出,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三个阶段,而热射病属于重度中暑的一种。当中暑发展到热射病阶段,情况已十分危急。“热射病的典型症状为高热伴神志障碍,核心温度超过40℃。”他强调,出现热射病,尽早处理是关键。在高温环境下,如发现有人热虚脱,出现头脑不清醒,应尽快将之挪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之后解开衣服,用温水擦拭身体,使用风扇吹一吹。若出现以下情况,必须马上送医:体温极高(>40℃);神志不清、抽搐、昏迷;心跳极快、脉搏弱、有休克迹象;呼吸急促;皮肤滚烫干燥或无汗;剧烈呕吐无法补水;初步急救无效或症状恶化等。

  热射病救治生命链由快速识别、现场急救、后送转运、医院救治、康复和返岗五个环节组成。其中,时间就是生命,朱超表示,发病30分钟内需将核心体温降至<39℃,发病2小时内要降至<38.5℃,这两个时间节点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如果患者出现一些器官功能损伤,比如横纹肌溶解导致的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医院可以进行相应的支持治疗。“热射病即使进行院内救治,死亡率依旧很高,因此更重要的是预防。”

  热射病是可以预防的。朱超建议,在高温环境中应注意补充水分,不要等口渴才喝水,不要为了省电而不开风扇空调,降低运动强度,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不得不从事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可以喝藿香正气水加强防护。一旦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采取降温等急救措施,情况严重自救无效时,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周明瑶 罗仕博责任编辑:曹予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