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高峰 在高山上开辟文旅农融合发展之路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10-09 08:55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伍高峰(右)向客户介绍自己的产品。卢静摄

  在桃江县高桥镇罗溪村,群山如黛,一池碧水静卧于山谷之间。一旁的罗溪避暑山庄,一改往日的幽静,接连数日,山庄负责人伍高峰已接待了数百名慕名而来的游客。

  10余年来,伍高峰扎根在这片海拔近700米的高山土地上,从最初的茶园开垦、果园栽培,到后来的餐饮农家乐,再到如今以民宿为平台,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当地解决不少闲置劳动力就业,每年发放的劳务工资超过30万元。

  崎岖的山路两旁,挂满果实的猕猴桃藤蔓随处可见。它们或在溪边成片生长,或从农家院落探出身来。

  这一生机勃勃的景象,离不开伍高峰多年来的辛勤付出。“发展产业时,与其苦口婆心劝村民干,不如自己实实在在做。村民们习惯先看样、再跟样,只有亲眼看到效益,大家才会主动跟着干。”他说。

  伍高峰的创业基地坐落于罗溪瀑布风景区上游,高海拔赋予了这里充足的光照、丰沛的雨水和极高的负氧离子含量,构成了生产高品质绿色水果的理想环境。

  创业初期,他怀揣着“百果梦”,高峰时曾同时种植水蜜桃、李子、杨梅、猕猴桃、无花果、梨子等多种水果。丰收时节,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

  然而,农业之路从非坦途。随着人工成本的持续攀升和市场行情的瞬息万变,水果基地陷入连年亏损的困境。伍高峰当机立断,逐步缩减水果种植规模,最终只保留了最具优势的猕猴桃等核心品种。

  在“做减法”的同时,伍高峰也在思考如何“做精”。罗溪的土壤富含珍稀的硒元素,孕育的茶叶茶汤入口清甜,回味甘醇,具备天生的市场竞争力。他决定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茶产业。

  在海拔800多米的高山灌木林中,零星散落着一些树龄久远的老茶树。伍高峰组织村民上山采摘这些珍贵的高山野生茶,同时不惜成本从外地聘请专业师傅,对茶园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管护与培育,专注于茶产业的品质提升与品牌打造。

  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创新,以及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使罗溪茶的名气越来越大。去年,高桥镇成功举办罗溪茶品鉴会暨首届高桥茶文化节,有效提升了罗溪高山茶的知名度。今年国庆前,高桥镇邀请17位国内知名文艺家走进罗溪避暑山庄。他们以茶为媒,即兴创作了一批诗书画作品,进一步丰富了罗溪茶的文化内涵,增强了品牌的艺术感染力与传播力。

  “我们的红茶、绿茶在今年县里组织的斗茶大赛中获得了名次,得到了专家们的好评,现在茶叶年产值上百万元。”伍高峰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卢静责任编辑:文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