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员使用公司统一配置的小黄车运送瓶装液化气。曹灿摄
9月11日下午,资阳区长春镇凤形山村村民刘建新拨打燃气订购专线,1小时不到,瓶装燃气配送员李德良便开着配送车将瓶装燃气送上了门。在完成管道、阀门、灶具等一系列安全检查后,再换上新燃气罐,最后点火测试。李德良按照规定流程完成各项工作后,向客户刘建新说明情况。
“从配送车到钢瓶,甚至整个送气过程,我们都可以通过智慧手段监管。”银城智慧燃气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祁飞云介绍,资阳区住建部门已建立智慧燃气监管平台,辖区所有气站、门店视频监控设备已接入该平台。平台依托带有二维码和定位装置的钢瓶,实现了从检测、充装、运输、供应、配送到使用的全过程监管,形成完整的信息链条。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可实时查看入户安检情况和影像资料,并利用数据实现可视化管理及安全预警,及时发现钢瓶在流转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资阳区大部分瓶装液化气经营企业存在管理手段落后、安全漏洞较多、市场价格混乱等问题,实名制购气、入户安检等工作要求一度流于形式。去年上半年,资阳区在全市先行先试,探索燃气整治工作新路径。
资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引导辖区3家液化气站成立联营配送企业——资阳区瓶装燃气有限公司(简称资阳燃气),督促联营企业按照燃气相关技术规范及安全生产要求,完成3家标准化二级配送门店建设,实行网格化配送管理,满足城区居民用气需求的同时,辐射至周边乡镇。为实现规范化管理,公司对送气工进行系统性培训,推进气瓶标识统一、配送车辆统一、员工证装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实名登记统一、入户安检统一,严格做到上门一次、安检一次、宣传一次。
在瓶装燃气安全管理工作中,资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率先在全市探索建立“排查、监管、服务、保险、应急”五位一体的瓶装燃气安全保障机制,从源头防范风险,筑牢安全屏障。排查环节,该区组建专业排查队伍,对辖区内使用瓶装燃气的居民用户、餐饮商户等进行拉网式排查。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工作人员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时限和要求,并安排专人跟踪督促,确保隐患问题及时清零。
监管层面,资阳区住建部门充分运用科技手段赋能瓶装燃气安全监管,搭建瓶装燃气智慧监管平台,对辖区内瓶装燃气经营企业、配送车辆、燃气钢瓶实行全程信息化追踪管理。通过钢瓶加装智能芯片,实时记录钢瓶的生产、检验、充装、配送、使用等全生命周期信息,实现“一瓶一码、溯源可查”,有效杜绝过期、报废钢瓶流入市场。同时,对配送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和视频监控设备,实时监控车辆行驶轨迹和配送过程。
在风险预防和应急处置上,资阳区积极探索建立瓶装燃气安全保险制度,鼓励瓶装燃气经营企业和用户投保,降低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风险。
通过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资阳区形成了政府监管、企业负责、用户自律、社会监督的瓶装燃气安全管理新格局,瓶装燃气安全管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辖区内瓶装燃气隐患排查整改率达到98%以上,瓶装燃气安全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