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沅江,浩江湖碧波微漾,南洞庭湿地候鸟翩跹,小河咀村的静谧渔歌与彩虹岛的动感水上项目相映成趣,共同谱写了一曲生动的乡村振兴乐章。这座洞庭湖畔的湘北小城,正以“文旅渔体康”融合发展为笔,在生态本底上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作为长江流域禁渔政策的积极践行者,沅江将生态保护与产业转型深度融合,让“靠水吃水”的传统渔村重获生机。
小河咀村曾是典型的“以船为家、以渔为生”渔村。2019年禁捕退捕后,村里11家渔家乐提质改造,为游客提供更为舒适的游玩感受。鸬鹚捕鱼表演、鱼骨集市、“渔家宴”等文化IP接连落地;10栋白墙黛瓦的“渔村有舍”民宿依湖而建,草坪茶庐、禾堂书吧点缀其间,曾经的“渔民上岸”,如今变身“游客留岸”。2023年,小河咀获评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2024年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曾经的“渔舟”真正变成了“富民舟”。
依托南洞庭湖湿地生态优势,沅江将“观鸟”这一小众活动升级为全民参与的文旅盛事,构建起“水陆空”立体运动体系。
2024年,首届“洞庭之南候鸟之约”中国·沅江观鸟挑战赛与第十三届国际观鸟节(益阳分会场)吸引22支专业队伍参赛,串联万子湖、车便湖生态绿道,同步开放的湿地观测站、候鸟科普节点,让“生态观测+体育赛事+科普教育”三位一体。同期的两湖旅游区彩虹岛引入亲子乐园、水上项目,浩江湖水上运动基地规划建设赛艇、皮划艇场地,从低空观光航线到水上飞人表演,从桨板马拉松到尾波冲浪,沅江的“运动+旅游”正从静态观光转向动态体验。今年,彩虹岛入选湖南文旅消费“新生代·新场景”,浩江湖获批省级青少年赛艇锦标赛基地,五湖夜游经济带申报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示范区,“1个消费集聚区+3个AAA景区+1个重点镇+N个特色村”的品牌体系加速成形。
文化是融合发展的内核。沅江深挖本土文脉,推动文化从典籍走向生活,从舞台融入市井。“沅来有乐”群众文化活动惠及30余万人,“沅江芦笋煮鱼”“蔡娭毑腐乳”等特色美食,让“舌尖上的沅江”香飘四方。更值得关注的是,沅江成立文旅协会,促成新媒体协会与新民垸村合作建立钓虾摸鱼基地,通过“文化+电商”模式,让传统技艺、民俗活动成为引流“密码”。
生态、运动、文化与康养的融合,为沅江发展注入新活力。先锋樟庐溪谷的田园民宿里,游客可采摘有机蔬果、体验农耕文化;小河咀“渔村有舍”民宿配套中医理疗服务,推出“垂钓+疗愈”套餐;赤山岛鲟龙江湖项目规划康养社区,联动医疗、疗养设施,打造“渔产养生+生态康养”新模式。
作为2025年益阳市文旅融合发展大会的举办地,沅江正以“办一次会、兴一座城”为目标,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南洞庭飞鸟乐园8月试营业,小河咀精品民宿9月初迎客,幸福河湖、辉达温德姆酒店等配套工程加速落地;“1+10”系列活动(1场开幕式+10项子活动)将集中展示沅江文旅渔体康融合成果,吸引全国游客共赏“洞庭天下水·沅来就很美”。未来沅江将聚焦“国际湿地城市”创建目标,进一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推动文旅渔体康融合向纵深发展,让洞庭湖畔的“渔体康”故事传得更远、更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