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安化县东坪镇再生稻的头季稻已经进入收割期,记者走进东坪镇百选村、大园村,实地探访当地秸秆禁烧工作推进情况。
“我们村有600多亩耕地,大半是1—2亩的零散种植,不少地块还紧挨着山林,一旦烧秸秆,发生山火的风险太大了!”在百选村,村党总支书记张弟龙指着眼前的农田,向记者介绍,百选村不仅靠屋场会、“村村响”广播反复宣传,还把秸秆禁烧写进村规民约,现在村民都知道秸秆烧不得,还会主动把秸秆粉碎还田或做成饲料。
“我今年种了100多亩地,收割后的秸秆全靠机械粉碎还田,既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还能给土地增肥。我支持禁烧。”在大园村,种粮大户姚亮远笑着介绍秸秆还田的好处。一旁的村党支部书记谌井飞补充道,大园村近800亩耕地中,八成由种植大户承包,村里重点引导大户发挥设备与技术优势,通过机械化粉碎还田、覆盖还田、堆沤还田等方法,让秸秆变废为宝。
记者从东坪镇政府了解到,该镇强化部署、创新方法、强化宣传引导和监督巡查,将秸秆禁烧工作推向深入。线上依托网格微信群、“村村响”广播等渠道推送信息100余次,线下开展“敲门行动”,结合屋场会、主题党日发放宣传手册3万余份;按照网格划分、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构建“镇-村-组”三级网格化体系,推动23个村(社区)将禁烧纳入村规民约;同时,组建巡查与应急队伍,切实加强管控,开通24小时举报热线,确保烟点早发现、早处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甘果 罗甲 胡勍玲责任编辑:曹予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