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桥上有积水,慢慢走。”9月5日16时许,在康富北路益阳师范附属小学(以下简称“益师附小”)段人行天桥上,市交警支队赫山大队桃花仑中队辅警周伍东正在维护交通秩序。17时许,3000余名学生陆续离校,周伍东仍在辖区路段巡逻。
爱心护学已在该路段坚持31年,道路旁设置的“蒋志辉护学岗”是湖南省第一个以人名命名的护学岗。时间回溯到1994年,益师附小附近的康富路段没有红绿灯,人车环境复杂,每天出行人流量超2万人次。学生上下学时,交通堵塞严重。为了守护学生的安全,该中队交警蒋志辉主动请缨,护送学生上下学。每天7时20分至8时20分、11时45分至12时、15时至16时这3个时间段,蒋志辉总会提前赶到人行横道,疏导川流不息的车辆,引导学生过斑马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中,护学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师生、家长看到执勤的蒋志辉,总会热络地喊一声“蒋哥”,学生还经常把零食塞到他手里。“护学久了,经过的驾驶员都认识我了,哪怕不打交通指挥手势,他们也会主动停车,让学生和市民先走。”蒋志辉介绍。
2018年,因工作岗位调整,蒋志辉到市交警支队特勤大队工作,爱心护学的接力棒交到同事手中。市交警支队赫山大队桃花仑中队安排交警轮流护学,风雨无阻坚守在“蒋志辉护学岗”。31年来,益师附小门口从未发生过一起交通安全事故,护学交警成了师生和家长眼中的“马路天使”。
坚持人民至上、系统治理,是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关键。随着城市文明建设推进,今年3月,我市启动益师附小人行天桥建设,爱心护学有了更安全的后盾。在方案设计前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广泛走访学校师生、护学交警,征求意见建议。按100年设计基准期50年使用年限设计人行天桥,突出“零伤害理念”“儿童友好”等元素。人行天桥工程造价385万元,主跨采用钢箱梁形式,全长53.4米,桥面总宽3.3米,梁高1.4米。通过增加梯道和桥面护栏高度、设置无障碍电梯、实行单侧分流,提高通行安全系数。同时在东西两侧搭建多巴胺色系人行楼梯,在天桥护栏中嵌入宣传牌,展示益师附小学生创作的手抄报。建设过程中,学校周边7家商户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征拆工作,无一人阻挠施工。施工方封闭施工路段两侧的人行道,并在非机动车道开辟临时人行通道,交警加班加点执勤,保障施工顺利推进。
8月底,益师附小人行天桥完成竣工验收,实现人车分流。9月1日,看到崭新的天桥,学生们欢呼雀跃,犹如收到一份特别的“开学大礼”。这天,蒋志辉也来到人行天桥,见证这一幸福时刻。看着学生安全通过天桥,他感慨道:“护学是一份沉甸甸的托付,它关联的是无数家庭的幸福平安。天桥投入使用后,孩子们的安全更有保障,我心里特别踏实。”
据悉,中心城区共有5座人行天桥。它们是缓解交通拥堵、守护市民安全出行的“得力助手”。市交警支队赫山大队桃花仑中队指导员符国强告诉记者:“益师附小旁的这座人行天桥刚刚投入使用,近期,在上下学高峰期,仍然有交警护学。等时机成熟,我们再撤销警力,把护学接力棒交给天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