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益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启动视频会议召开。会议明确,我市将锚定2025年底50%以上县市区达标,2027年全市达到“无废城市”建设目标的总要求,从工业、农业、居民生活、特色生态治理四大领域突破,构建全链条固废治理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
会议指出,“无废城市”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益阳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围绕目标,我市将在工业固废治理上,以产业转型为核心,在全市各园区推行“绿色园区”、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加大对资源综合利用行业企业的培育力度,依托省级固废管理平台实现二级及以上危废企业全流程监控;在农业废弃物利用上,以循环农业为抓手,全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推广畜禽粪污“三改两分一利用”技术,完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在生活固废治理上,以垃圾分类为基础,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实现全覆盖,力争2027年城市建筑垃圾平均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以上,同时落实“禁塑令”、推进“以竹代塑”工作;在独特生态系统保护上,抓好溶洞生态保护、湿地固废管控,在7个乡镇试点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探索推行“一桶一凼一中心”分类减量模式。
会议要求,相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确保“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完善支撑体系,年底前形成益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强宣传引导,宣传“无废”文化,讲好“无废”故事,推进“无废细胞”创建和申报;要加强监督考核,建立健全“无废城市”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全过程监督检查建设工作进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甘果 刘霞责任编辑:徐王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