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序摆摊加剧交通拥堵 无证经营存食品安全隐患
上图:刚放学的学生围在小摊前。高山摄
下图:在万源明达学校门口,家长带着孩子购买流动摊贩销售的食品。高山摄
一到放学时间,各类小吃摊便聚集在校门口,不少学生和家长在摊前选购。摊贩占用马路、人行道等公共空间,消费者聚集停留,是否加剧了交通拥堵?露天制作和销售的食品是否卫生安全?家长和学生对流动摊贩持什么态度?城管、市监、学校等部门和单位采取了哪些管理措施?9月2日至3日,记者随机走访了赫山区的龙洲小学、海棠学校,以及资阳区的万源明达学校、市第六中学等学校。
现场见闻一
食材来源不明,加工与销售环境欠佳
9月2日15时许,位于赫山区海棠路旁的龙洲小学分不同年级陆续放学,在距离学校仅一条马路之隔的金塘小区东侧,售卖各种食品的小摊小贩从四面八方赶来,抢占摆摊位置,不一会儿就聚集了20多家摊贩,售卖的商品更是琳琅满目,包括关东煮、凉面、火鸡面、寿司、臭豆腐、麻辣、绵绵冰、手工饭团、烤肠等,价格从0.5元至10元不等。记者观察到,多数摊位仅用简易推车或折叠桌摆放食品,部分食品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没有防尘、防蚊虫设施,装食品的塑料袋随意堆放在地上;现场仅有极少数摊主戴了手套或口罩,大部分是直接上手操作,有的甚至前一秒刚接完现金,后一秒就用手接触、加工食品。
闻着香味、循着叫卖声,一波波刚放学的小学生兴冲冲前来购买。在一个甜品摊位前,两名家长正在排队等待摊主制作绵绵冰。等待期间,当看到摊主往塑料杯子里加各种色泽鲜艳的食材,便皱着眉头问:“这加的是什么,五颜六色的”“如果是吃了对身体有害的东西就别放了”……摊主赶紧解释:“这都是健康的食材,主要是芒果、牛奶、白砂糖,都可以放心吃。”两名家长本来还想说什么,见一旁的孩子已高兴地接过高颜值的绵绵冰,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便只好厉声叮嘱:“明天不许吃了,这东西吃多了对身体不好。”
既担心食品安全问题又拗不过孩子想吃,只好硬着头皮买,是大部分学生家长的一种矛盾心理。“这些食品里肯定有很多添加剂,有的摊主手套、口罩也不戴,打包的盒子一看就不是食品级的,不敢让孩子多吃,只能让他偶尔解解馋,尽量绕开这里,不看到就不会想着要吃了。”家长伍女士告诉记者,这些流动摊贩经营设备简陋,食材来源无保障,且大多露天售卖,周围车来车往,灰尘、尾气极易造成食品污染,平时很少让孩子购买流动摊贩的食品。
16时许,记者来到位于康富南路旁的海棠学校,在靠近学校的一处小巷内,沿道路两旁整齐排列着不少摊贩,这里售卖的食品以主食类为主,包括炒粉、炒饭、泡面、凉面、卤面、烧饼、饭团等,一名卖泡面的商家表示,这里的放学时间相对较晚,很多饿了的学生会来买点吃的填肚子。记者看到,在该区域立着一块学校周边疏导点公示牌,管理制度部分明确指出,“食品摊贩按要求办理登记备案,亮证经营”。记者仔细观察,发现现场没有任何一家摊贩亮出了相关经营证件。
随后,记者随机采访了5名家长,其中3名受访家长表示“不清楚要亮证经营”,有1名家长表示“会尽量选择看起来干净的摊位消费”。一名带着孩子购买烤肠的家长坦言:“孩子放学饿了想吃,没想那么多。”记者走访发现,这种“图方便、轻安全”的消费心态,在受访家长和学生中普遍存在。
现场见闻二
交通拥堵严重,安全隐患多
9月3日17时,记者来到位于资阳区工人路附近的益阳市第六中学,正值放学高峰时段,路边停放着接送学生的私家车,原本的双向两车道变成了一车道,在不远处一个三岔路口无序摆放着许多摊位,有的摊位为抢占更好位置,直接将小推车的一部分摆在道路中间。“流动摊贩摆在路边,有的挤到路中间,让本来就不宽敞的道路更加拥挤了,学校有2000多名学生,放学时段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该校办公室工作人员臧万军告诉记者,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学校周边的交通压力非常大,尤其是上下学时段,接送学生的车辆本来就多,加上流动摊贩想多做点生意,一味往校门口挤,更加剧了交通拥堵的程度。
“每次来接孩子都做好了思想准备,堵十几分钟是正常情况,最多的时候堵了半个多小时。”家长刘风表示,尽管学校周边有交警、老师、家长志愿者值守,但堵车现象还是经常发生,放学时段附近有几十个摊贩,讲究一点的会选择不挡路的位置摆摊,有些就不管其他车辆能不能通行,想怎么摆就怎么摆。看摆摊生意好,甚至有些周边的门店都越店经营,跟着一起摆到马路上。有的学生安全意识不高,只顾着围上去买东西,身后有车经过也没注意。有一次在行车过程中,刘风的车还撞到了一个煎饼摊,蹭掉了一大块漆。“好在没有撞到人。”刘风有些后怕地说。
臧万军表示,近年来,学校方一直想解决流动商贩带来的安全问题,去年曾联合政府部门、交警、城管等组织协调,和商贩商量后,在距离学校不远的地方划定了一片区域作为流动商贩集中经营区域,可没过多久,商贩们又以集中经营区域距离学校太远、生意不好等为理由,再次回到校门口摆摊。而越店经营的商家认为,既然店门口其他商贩可以摆,自己同样可以摆。为缓解交通压力,保障学生安全,学校方只好每日安排行政人员上路值守,交警部门也调整执勤时间,每天在上下学时段加强警力,还有不少家长主动申请参与志愿执勤服务,轮流值守。
部门回应一
市监:多措并举加强规范管理
当问到市场监管部门对于校园周边流动摊贩是否有专门的管理条例和要求,一名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并没有专门用于管理校园周边流动摊贩的条例,我市是根据湖南省2025年3月1日起施行的《湖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行管理。
《条例》具体指出:要求采购或者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等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用水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保持食品加工经营场所环境和贮存食品原料的场所、设备设施清洁;配备并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消毒、保洁、保温、冷藏、冷冻、防尘、防鼠、防蝇、废弃物收集等设备设施,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使用符合标准的洗涤剂、消毒剂。从业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知晓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从业人员具备有效健康证明;对餐具、饮具进行清洗并按照规定消毒,使用专用消毒餐具、饮具的应当查验餐具、饮具消毒合格证明文件;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饮具和容器。
职责分工方面,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条例》规定的职责,做好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相关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的食品安全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
记者从赫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目前我市市监部门正在推进“关于加强城区中小学周边食品安全监管”的提案工作。赫山区已在桃花仑小学、龙洲中学两所学校附近施划了流动摊位27个,其中在桃花仑小学门口金店沿线共施划了流动摊贩摊位12个,龙洲中学对面原湘中锅厂大门口西侧共施划了流动摊贩摊位15个,并设立了公示牌。桃花仑街道已为流动商贩发放食品摊贩登记证12份。
部门回应二
城管:制定方案、加强值守,规范管理
对于校园周边流动摊贩摆摊造成的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问题,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目前已制定《益阳市中心城区学校周边秩序整治实施方案》,对中心城区35所各类学校周边市容环境秩序实施“一校一策”管理,按照“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出台了详细管控预案。明确规定,严禁在校门外道路两侧100米范围内占道、越门经营,不得影响消防安全、道路通行和居民生活。
9月2日,正在海棠学校疏导点值守的市城管执法人员王智灵告诉记者,为做好学校周边流动摊贩秩序管理工作,每天上下学时段,安排了2名执法人员值守,主要针对占道经营、越门经营、乱堆乱放、人行道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等乱象展开综合整治。近段正值开学季,执法人员通过加强巡查频次,采取劝导教育与依法查处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摊贩遵章经营。但确实因这些商贩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执法人数有限,短时间内还无法实现精细化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