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益阳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20年度部门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我单位对2020年度市纪委监委整体支出开展了绩效评价。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整体概况
2020年,市纪委监委在市委和省纪委监委的双重领导下开展工作,较好地履行了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职能。市纪委监委内设副处级部(室)19个,分别为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调研法规室、党风政风监督室、信访室、案件监督管理室、第一至第五监督检查室、第六至第九审查调查室、案件审理室、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信息技术保障室;二级机构1个,案件检查中心,属正科级事业单位。
至2020年末,机关核定行政编制89名,工勤编制2名,核定事业编制10名;实有行政人员108名(含2名工勤人员),事业人员6名。
(二)整体支出概况
2020年市纪委监委决算收支完成情况:市纪委监委2020年度收入总计3995.86万元,支出总计3834.5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256.87万元,项目支出1577.72万元。年初部门预算收入2592.86万元,追加预算1403万元,预算完成率154.1%。年初结转资金447.93万元,当年结转资金161.27万元,年末结转资金609.20万元。
追加预算主要原因:监察工作职能强化,办案力度持续加大,增加了相应的工作经费;巡察力度加大,常规巡察、巡察“回头看”、专项巡察和提级交叉巡察支出增加。
结转资金主要原因:追加拨款为办案项目资金650万元,于2020年12月24日财政停止支付前一日才下达指标,相关费用于2020年度来不及支付。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0年度基本支出预算数1788.86万元,含工资福利支出1429.58万元,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337.87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21.41万元。
2020年基本支出决算数2256.87万元,含工资福利支出1873.36万元,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354.90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28.61万元。
基本支出决算较预算增加468.01万元,主要原因是职工工资、医保、养老保险与职业年金等人员费用的增加。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0年度市级专项资金支出1577.72万元,含办案费956.79万元,巡察工作经费254.53万元。
办案项目支出保障了纪检监察工作职责的履行,加强了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职能,提高办案工作质量,进一步净化了政治生态,优化了社会风气。2020年,办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5716.8万元。稳步推进巡察全覆盖,实施两轮常规巡察,开展巡察“回头看”和优化营商环境机动式巡察,2020年,发现问题642个、移送线索32件。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统筹指导区县(市)开展常规巡察、交叉巡察,市本级和县级巡察覆盖率分别达87.4%、90.6%,政治监督不断走向具体化常态化,有力推动了中心工作落地落实。
项目支出做到了专款专用、账目登记及时、财务核算准确,有效监控了项目资金的绩效使用,确保了资金使用效益。
部门项目支出-办案费情况表(万元)
项目 |
2019年决算 |
2020年决算 |
比上年增减数 |
备 注 |
办公费 |
142.07 |
58.10 |
-83.97 |
|
印刷费 |
39.68 |
35.23 |
-4.45 |
|
水电费 |
2.12 |
7.85 |
5.73 |
|
差旅费 |
223.34 |
97.40 |
-125.94 |
|
公务接待费 |
32.78 |
27.31 |
-5.47 |
|
公务用车运行费 |
10.31 |
21.0 |
10.69 |
|
办公设备购置费 |
12.22 |
11.43 |
-0.79 |
|
其他 |
462.33 |
698.47 |
236.14 |
含2020年“监务通”专用终端费用210.29万 |
合计 |
924.85 |
956.79 |
/ |
2020年重点项目监察体制改革经费76.5万元,主要用于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三、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一)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2020年,市纪委监委通过履行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职能,围绕主责主业,做实做细日常监督职责,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对市直单位开展巡察,全面落实政治体检要求;深化问题线索核查,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收缴较大额违纪违法资金至国库;做好办案后半篇文章,联合各区县(市)纪委与益阳广播电视台、益阳日报社、益阳电台交通频道合作开办《清风益阳》栏目,开设“清风益阳”微信公众号,推出“每周一案”通报曝光栏,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
(二)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数量指标
指标内容为年度内开展对下级(区县、乡镇)纪委监委业务工作培训指导,年度指标值为2次以上,全年完成值5次,包含审查调查、信息工作等业务培训。
(2)质量指标
指标内容为案件审理准确、高效,年度指标值案件审理准确率90%以上,及时率90%以上,全年完成值均为100%。
(3)时效指标
指标内容为稳步推进巡察全覆盖,年度指标值为一届任期内巡察覆盖率100%,全年完成值为100%。
(4)成本指标
指标内容为三公经费决算数较上年下降率,年度指标值为2%,全年完成值为58.5%。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经济效益
指标内容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通过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5716.8万元。
(2)社会效益
指标内容为特约监察员制度得到完善推广,年度指标值为特约监察员参与纪检监察干部履职监督10次,全年完成值为18次。
(3)生态效益
指标内容为持续净化政治生态,年度指标值为推动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在全省营商环境年度评价中排名较上年上升2位,全年完成值为排名较上年上升6位。
(4)可持续影响
指标内容为持续加强廉政宣传教育,年度指标值为“清风益阳”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达12万人,全年完成值为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达15万人。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指标内容为社会公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满意度,年度指标值为提高满意度,检举控告和越级信访举报较上年下降10%,全年完成值为检举控告同比下降15.68%,越级信访举报同比下降23.7%。
(三)其他绩效情况
1、资产管理情况: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等,明确具体责任人,对资产登记、领用、销审等手续作出明确规定。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单位资产总额(账面净值,下同)4,316.03万元。从资产构成情况看,流动资产125.1万元,占资产总额2.90%;固定资产4,190.93万元,占资产总额97.10%。
2020年度,我单位配置固定资产44.53万元(账面原值,下同)。从资产类别分析,配置通用设备36.14万元,占81.16%;配置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8.39万元,占18.84 %。从配置方式分析,新购44.53万元,占100.00 %;
2020年度,我单位处置资产30.47万元。从资产类别分析,固定资产30.47万元,占100.00%;从处置形式上分析,报废报损30.47万元,占100.00%。
2、“三公经费”情况:市纪委监委严格落实上级有关精神,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2020年,三公经费年初预算103.2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47.2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56万元。
2020年公务接待费决算数30.65万元,完成预算的64.94%,比上年决算的42.85万元减少了12.20万元。本年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决算数42.57万元,完成预算的76.02%,比上年的54.50万元减少了11.93万元。
部门“三公经费”情况表(万元)
项目 |
2020年 决算数 |
2020年 预算数 |
比预算 增减数 |
2019年 决算数 |
比上年 增减数 |
比上年 增减率% |
因公出国经费 |
0 |
0 |
0 |
|||
公务用车运行及购置 |
42.57 |
56 |
-13.43 |
133.69 |
-91.12 |
-145.44 |
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 |
79.19 |
-79.19 |
-100.00 |
|||
公务用车运行费 |
42.57 |
56 |
-13.43 |
54.50 |
-11.93 |
-21.89 |
公务接待费 |
30.65 |
47.2 |
-16.55 |
42.85 |
-12.20 |
-28.47 |
合计 |
73.22 |
103.20 |
-29.98 |
176.54 |
-103.32 |
-58.52 |
3、预决算公开情况:2020年,市纪委监委(含案件检查中心)预决算公开在益阳财政网、清风益阳门户网站及时、准确地进行公开。
4、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情况:市纪委监委内部管理制度健全、规范。制定和完善了《市纪委监委机关制度》,包括办公用品采购管理制度、公务车辆管理办法、差旅费报销制度、公务活动用餐制度、留置案件加班餐报销制度、审查调查经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5、项目绩效总目标完成情况:2020年市纪委监委项目绩效目标完成较好。办案、巡察等项目实施效果良好,达到预期目标。
四、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经过对2020年的履职情况、业务情况、财务情况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市纪委监委部门整体支出的“目标设定”合理、明确,“预算配置”合理、科学,“预算执行和管理”的合法合规、完整,“资产管理”合法、规范,“履职产出和效果”真实、相关,2020年度部门财政整体支出绩效自评结果为“优”(详见附件二: 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整体支出成果及效益情况分析如下:
——聚焦制度建设,在精细化管理上有作为。全年共组织特约监察员开展各类活动10余次。强化节俭办事,采购办公用品做到货比三家,如保险柜、办公室防盗门采购价格大幅下降。做好涉案财物处置,严格2人共同管理,对作出了审理或法院判决的,及时将涉案款物移交财政处理到位。结合实际制定执行一系列制度,实行办公用品月初申报、统一采购领用制度,落实资料外出印刷报备登记办法,细化用车申报、司机报单、凭派车单报销差旅制度,实施加班餐、会议餐申报增加单个送餐服务制度,抓实司机管理“十条规定”,有效提升保障水平。
——聚焦中心任务,在强化政治监督上有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协助市委开展主题教育,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根基。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严肃查处了一批对党不忠诚不老实、不信马列信鬼神、对抗组织审查等违反政治纪律案件,通报了一些市直单位政治理论学习不认真不严肃、弄虚作假的问题。在选人用人上发挥监督作用,管好用好廉政档案,建立廉政联合审查机制,逐一做好了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工作,市纪委监委对5名干部提拔重用提出暂缓(否决)建议。
——聚焦监督首责,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有突破。完善监督机制。一体推进“三项改革”,向大通湖区、益阳高新区派出监察工委,建立健全乡镇纪检片区、派驻机构联组、审查调查、市县巡察等协作联动机制。实行廉情通报、谈话提醒、督查问责等制度,市纪委监委就7个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向4位分管市领导进行通报,全市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谈话提醒2万余人次,301名党员领导干部因落实“两个责任”不力被问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3227人次,第一、二种形态占比达92.1%,越来越多的人在犯错误初期被组织拉了回来。
——聚焦反腐惩恶,在巩固发展压倒性胜利上有力度。构建更加高效的反腐机制。注重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建立健全线索双向移送、核查结果反馈等机制,市县两级反腐败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294件。强化审查调查工作纵向统一领导和横向协作配合,以“大兵团”作战方式加强重点个案攻坚。推进纪法贯通、法法衔接,落实刑事审判关于证据的要求和标准,办案质效明显提高。
——聚焦综合施治,在一体推进“三不”上有举措。精准执纪问责。坚持依规依纪依法、实事求是、宽严相济,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力求“三个效果”统一。市纪委监委对24人从轻减轻处分,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予以了结问题线索2014件、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公开澄清正名68起。开展纪律处分执行情况检查、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全市共回访教育239人。
——聚焦自身建设,在打造过硬队伍上有效果。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紧密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实际开展主题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纪检监察干部,不断增强“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坚定性。自觉将纪检监察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下,主动向省纪委监委和市委请示报告工作,先后向市委专项报告重要工作和重要情况41件。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在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市纪委监委机关推出取消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压减专项治理数量等10条措施。
一年来,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年初预算安排与工作任务不匹配,经费缺口较大。办案任务重,事务繁杂,项目经费不足。
2、部分预算资金下达较迟,来不及使用,导致资金结转较多。
六、有关建议
1、加大预算安排力度,根据工作任务合理安排项目经费。
2、根据工作进度及时追加预算经费。
中共益阳市纪委办公室
益阳市监察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