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廉评

弘扬时代清明新风

来源:市委办 作者:卓高峰 发布时间:2021-04-01

继往开来追壮志,先前裕后慰英灵。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是我国传统重要祭祀节日。祭奠祖先、缅怀英烈,既是人们表达中国式亲情的优良传统,也是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更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据古籍《历书》描述: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这里描摹了物候变化,也寄寓文化意涵。因此说,清明文化传统底蕴凸显的是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的表达。

一段时期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人们在追逐商业价值、耳濡目染泡沫快餐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忘却了传统文化里先哲们的智慧,滋生蔓延了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盲目攀比的奢靡风气,而过往清明小长假期间祭扫活动过度焚烧纸钱、燃放鞭炮,不仅造成交通、火灾等安全隐患,还给清明平添污浊之气。更为荒诞的是,祭扫竟然还演变成焚烧“别墅”“汽车”“情人”“麻将”,这在污染环境的同时,更污染了精神世界。如此陈规陋习和不健康的活动,扰乱的是公序良俗,带坏的是社会风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心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自觉抵制落后文化侵蚀,让清明节注入更多的文明低碳内涵,实现清明节的多重生态和环保审美,不仅是未来清明节健康祭扫的需要,也是让清明节更具文明精神和时代气息的意义所在。必须深入挖掘清明节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积极推广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引导祭扫从倚重实物实地向注重精神传承转变,将清明祭扫与传承逝者精神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民俗文化内涵、激活乡村振兴工程内生动力等结合起来,努力把清明节祭扫活动打造成为传承人文精神的平台和凝聚血缘亲情的纽带,让清明传统文化习俗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弘扬清明新风,需要深化舆论引导。教化行则民风淳。弘扬时代新风,必须贴近实际,深入群众,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作用,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开展文明新风教育、加强科学知识普及和法制教育,引导人们崇尚科学、破除陋习,让红色基因成为全体人民的精神图谱。结合文明风尚教育,让其充分体现传统文化、家风传承和感恩教育,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文明素质。

弘扬清明新风,需要强化制度约束。建立和遵守相关党纪法规和规章制度,用党章党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约束人们的行为,构建弘扬时代新风的制度保障。发挥党章党纪的规范引导作用,以党员干部良好的形象影响和带动群众。发挥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作用,把学法用法转化为人们推动弘扬时代新风的实际行动。加大执法力度,“严”字当头,向黑恶势力、封建迷信、非法宗教宣战,坚决告别不良习气,让遵守公序良俗、弘扬厚德家风成为文明新风,形成向善之风,从而汇聚起推动发展的正能量。

弘扬清明新风,需要典型示范带动。着力抓好党员干部、先进典型等重点人群,发挥其社会影响和示范带动作用。把党员干部带头弘扬清明新风作为合格党员的重要体现,给群众树立榜样,用党员干部的嘉言懿行、先进典型的模范事迹感召群众,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推动政风社风持续好转。

弘扬清明新风,需要创新方式方法。文化传承是随着时代变迁而发展、完善的过程。处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代,祭扫习俗也需与时俱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新更绿色环保、文明时尚的新颖祭奠方式,以鲜花、果品替代纸钱、鞭炮,建立“网上纪念堂”等线上祭奠平台,探索网上祭祀、“代客扫墓”等新兴祭祀方式,让祭奠祖先、缅怀英烈的方式更趋多元化,推动清明习俗历久弥新,焕发出时代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