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廉评

铲除滋生司法腐败的土壤

来源:南县纪委监委 作者:张 婷 发布时间:2020-09-16

9月1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刊文披露了郭文思减刑案暴露的司法腐败。2005年2月24日,郭文思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后经9次减刑,于2019年7月24日刑满释放。而多次减刑背后,北京监狱系统、检察院、法院等多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参演了一场“权钱交易”的司法腐败,刘永清、隋建军等9名党员、公职人员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取消退休待遇)处分。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依法治国是治国之道,更是强国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体推进,公正司法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段话强调司法公正的重要性:“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活动的最高价值。

然而,少数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却背弃理想信念、丧失纪法底线和原则立场,有的违规插手和干预司法活动,有的实施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有的打听案情、说情打招呼……一波波见不了光的“暗箱操作”促成了诸如“李天一”事件、“孙小果”案、“纸面服刑”案等损害法律权威、破坏社会公平的案例形成,这其中,无疑充斥着“权”“利”交织的腐败问题。

可是,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试问,倘若拒腐防变的堤坝坚不可摧,“围猎”也好、腐蚀也罢,又有何可趁之机?首先就得坚决铲除滋生司法腐败的土壤,消灭其生存空间。笔者认为,要进一步筑牢干预司法的防火墙,扎紧笼子,堵塞漏洞,建立完善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为公正司法不受干扰提供坚强制度保障;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司法腐败问题,亮明“红线”,抓早抓小、露头就打,对典型问题深挖彻查,严厉惩治,形成震慑;要拧紧思想“总开关”,通过廉洁教育、警示教育、作风建设等固本培元、深根固柢,引导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自觉抵制腐败,凝心聚力,切实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

诚然任重道远,但“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只要雷霆万钧的反腐败高压态势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脚步不缓,久久为功,建立廉洁司法、守护司法公平、维护司法公正,让每一起司法案子都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