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廉评

以“绣花功”攻下硬任务

来源:资阳区卫生健康局 作者:郭淑林 发布时间:2020-07-13

近日,三湘风纪网《湘纪访谈》栏目开辟了“护航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系列专题访谈。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新号令:“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湖南是精准扶贫的首倡地。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6年多过去,湖南省以“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的担当,全力推进精准扶贫脱贫,51个贫困县均实现了脱贫摘帽。延伸至全国,脱贫攻坚更是硕果累累:贫困人口2019年底已减至551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6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无日或忘。目前,脱贫攻坚收官之战进入倒计时,剩下的时间不到6个月,越往后,难度越大。要想圆满完成任务,党员干部就要克服疫情影响,以“绣花”功夫决战决胜硬任务,使贫困人口脱真贫、真脱贫。

落实责任不松劲。“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脱贫攻坚是民心工程,关乎人民福祉,更关系人心向背,容不得半点虚假。作为贫困村选派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要如黄文秀、李夏一样扎根基层,与群众同坐一张板凳,嗑家常、嘘寒问暖,把贫困群众当亲人,把脱贫难事当家事。对已经脱贫摘帽的地区,要稳扎稳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对还处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干部要沉下身子、耐下性子,创新帮扶手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地制宜,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多方面为扶贫对象谋求发展,增强造血功能,做到扶贫又扶智,切实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用实实在在的脱贫攻坚战果取信于民。

转变作风不懈怠。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要兑现到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贫困户,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时间后墙不能倒,标准要求不能降,必须进一步转变作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下真劲,尽全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切身的问题,使困难群众摆脱贫困状态。各地区各部门要有效抵御形式主义等歪风乱象的侵蚀,防止动“歪脑筋”、打“小算盘”,搞突击快上、搞急功近利。现实中,有的地方走捷径“冲刺”、急于“清零”,发钱发物“一发了之”,入股分红“一股了之”,低保兜底“一兜了之”……凡此种种,不仅寒了群众的心,还影响脱贫攻坚成效。脱贫攻坚不是“一阵风”,今天说了,明天就能实现的;不是送点东西、捐些物资,达到标准就“万事大吉”。扶贫干部要抱怀“群众不脱贫,干部不脱身”的坚强意志,打起十二分精神,“扶上马,送一程”,让贫困群众打破贫困的桎梏,过上好日子。

整治问题不手软。收官之年,决胜之战,越要响鼓重锤、警钟长鸣。当前,在扶贫领域,一些腐败问题仍有发生,比如吃拿卡要、虚报冒领、贪污挪用、优亲厚友等;一些作风问题屡禁不止,比如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这些都严重影响脱贫攻坚有效推进。九仞之积,岂能功亏一篑?各级党组织要担负起主体责任,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抓好中央、省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纪检监察机关要高举利剑,把“严”“实”两字抓到底,严查扶贫工作不实、作风漂浮问题,严查考核验收中的数字脱贫、虚假脱贫问题,严查基层“微腐败”问题,严查“四不摘”政策落实不力问题,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对“拔毛”“揩油”等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严肃问责,确保群众“保命钱”、脱贫“造血钱”用在刀刃上。

承诺如金,战鼓催人。党员干部以担当奋斗的精神,尽锐出战,迎难而上,必能取得脱贫攻坚战最终胜利,让百姓心里越来越暖,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