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廉评

消除“奇葩证明”需先根治“形式主义”

来源:驻市国资委纪检监察组 作者:谭雪珍 发布时间:2020-06-04

近日,湖南一高校几番要求学生回原籍地温州苍南开具改名证明,路费来回2000多元,苍南警方对此“温柔回怼”,“温馨提示”该校,不要让群众再多跑“冤枉路”。 这一报道在网络上迅速引起网友共鸣。(新华社 6月1日)

是否真的需要“劳民伤财”让群众千里迢迢来回跑?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众所周知,居民户口簿、身份证、护照是公民的法定身份证件,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相关部门应当予以认可,这早已成为一项社会基本常识。

其实,类似于这样的新闻一直比比皆是,群众诟病已久。 2018年,针对网络热议的“证明我妈是我妈”事件,李克强总理曾怒斥其为“奇葩证明”。为此,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做好证明事项清理工作的通知》,对各地区、各部门证明事项清理工作开出了明确的任务清单和时间表,哪些“疑难杂证”必须取消也早已有了答案。

可为何此类令人匪夷所思的“奇葩证明”还是屡禁不绝,无法销声匿迹?其背后说到底还是一部分党员干部根深蒂固的形式主义思想在作祟。他们凡事怕给自己添麻烦,工作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对待上级部署囫囵吞枣、断章取义;执行政策决定生搬硬套、照猫画虎,完全不顾本地本部门的现实情况,动辄让群众来回跑。对于一些明摆的基本事实,非要用一纸证明来肯定,这“蛮横无理”的做法,不仅“跑断了”群众的腿,也着实寒了群众的心。

正所谓“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各类“奇葩证明”犹如生长在地面“野火烧不尽”的“杂草”,而党员干部的形式主义思想问题才是“春风吹又生”的深层“土壤”,唯有彻底铲除“土壤层”,才能从源头消除“杂草”生长空间。可见,“治病”要找到“病根”,消除“奇葩证明”现象,还得先在根治“形式主义”上下一番“狠功夫”。

“干部不领,水牛掉井”,焦裕禄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一个单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几乎都可以从领导班子或“一把手”身上找到原因。所以,“牵牛要牵住牛鼻子”,只有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头雁效应”, 以“关键少数”的自我革命,感染和带动大多数党员干部见贤思齐,方能在各级机关部门形成上行下效、转变作风的良好氛围。

除此,宣传教育是防止形式主义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各级部门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升精神境界,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同时,通过先进典型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使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形式主义危害,从而克服麻木思想,用心为民服务。

《易经》有云:“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与时俱进,不能被工作中的各种“条条框框”牵着走。要主动掌握网络技术,打破信息孤岛,遇到概念模糊、认识不清的问题,不妨开动脑筋,灵活变通,动动手指头上网查查,或跨部门打个电话张口问问。对于能通过常理判断的常识性问题,就无需再“认死理”非要个“奇葩证明”。党员干部只有沉心,耐心,苦干、实干,自觉抵制形式主义痼疾,做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勤务员”,才能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新要求,从而真正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