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廉评

搞“小圈子”必栽“大跟头”

来源:桃江县纪委县监委 作者:朱金良 发布时间:2019-12-23

兰州市委原常委、秘书长张国一严重违纪违法,构成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仍我行我素,不收敛、不知止,情节严重,性质恶劣,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通报中专门提到了张国一“通过吃喝聚会,拉帮结派,搞人身依附,选人用人亲亲疏疏,与不法商人勾肩搭背,结成政商小圈子,抱团谋利,严重破坏任职地方政治生态”的问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2月18日)

其实热衷于“小圈子”的并非张国一一人,曾任兰州市委书记、甘肃省副省长等要职的“大老虎”虞海燕就是以“小圈子”问题著称,其任兰州市委书记期间,违规从原任职的酒钢集团调入一批干部,形成一个政治小圈子,被戏称为“酒钢号”。后来虞海燕受到党纪国法严肃处理,树倒猢狲散,多名属于这个“小圈子”的官员相继落马。事实证明,搞“小圈子”必栽“大跟头”。

“党内决不能搞封建依附那一套,决不能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那一套,决不能搞门客、门宦、门附那一套,搞这种东西总有一天会出事!”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党员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远离各种“小圈子”。近年来,随着正风反腐的深入和廉政文化建设的加强,一些站台撑腰“干亲圈”、政商互通“微信圈”、任人唯亲“酒局圈”、相互提携“老乡圈”、虚荣世俗“球友圈”等各种各样的“小圈子”纷纷被查、土崩瓦解。但必须清醒认识到,这些“小圈子”当下及今后一段时间绝不会销声匿迹,“小圈子”文化的流毒和影响还需长时间加以清除。“小圈子”的出发点是“小利益”,得到的是一个小山头,失去的是人生的大格局。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在《朋党论》中提出:“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朋党兴,政事乱,历史上不少朝代就是亡于以利相交、以势相交、以权相交的朋党,也就是所谓的小圈子。“小圈子”是封建主义腐朽文化的表现,不是为了共同的理想,而是从最大限度攫取和维护个人或者小团体的一己之利出发,具有依附性、帮派性、贪婪性的特点。私利作祟的小圈子讲究的是利益交换,甚至是以党和人民赋予的公权力为自己谋私利,权力观扭曲,法纪观念淡薄,整天琢磨拉关系、找门路,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抛到了九霄云外。私情占了上风,公义就会弃之如敝履;关系粉墨登场,原则就极易击溃失守;利益高于一切,党纪国法必然蒙尘不彰。“小圈子”是党风政风和政治生态的污染源,更是诱发腐败,“组团”腐败的毒瘤,必须警惕“小圈子”破坏党内政治大格局。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作为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党员领导干部只有走出“小圈子”,才能拥有干事创业的大格局。加强党性修养是领导干部走出“小圈子”必由之路,为大局考虑的多了,为个人私利考虑的就少了。只有走出“小圈子”,才能真正团结广大群众,广交群众朋友、穷朋友、基层朋友,在与群众的交往中,成为群众“大圈子”中的一员,体察民情,了解民众疾苦,照好镜子,吸取政治营养,找出工作差距,根据群众要求,改进工作。要撤除“小圈子”,领导干部要注重“八小时以外”,下班后要管住自己,做到慎独慎行,严于律己。身体力行构建清清爽爽的党内同志关系、亲清新型政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