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家风故事

【益阳家风故事】(46)殚精竭虑为家国,辞官归里开学风——晚清名士张琳的家风故事

来源:益阳市纪委监委 作者:杨光辉 王青 发布时间:2019-04-09

张琳,字伯琴(白琴),清道光二十年(1840)生于沅江县琼湖镇。咸丰十一年(1861),21岁的张琳因文章和品行兼优,成为每12年才选拔一次的“拔贡生”,之后进入仕途,开始担任小京官和一些地方官职。

咸丰、同治年间,清朝政府内忧外患,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湘军崛起,张琳加入其列。同治八年(1869),张琳随湘军西征军南路总指挥周受山进驻甘肃秦州(今属天水市),任行辕总营务兼支应,初露才干。光绪二年(1876),应著名湘军将领、云贵总督刘长佑之聘,成为其幕僚,协助其除暴安边达六年之久。

光绪八年(1882),张琳因立下军功而分发到浙江升用,从此在两浙之地为官二十余年,先后担任过温州、杭州、湖州、台州等地“太守”(即知府)。宣统元年(1909),年近七十岁的张琳自浙江辞官回到沅江故里,至民国六年(1917)去世。

张琳一生好藏书、善诗文、勤著述,为晚清卓著声名的一代名士。

张琳师友文集

勤政为民  借家教之力止恶俗

张琳为官清正廉洁、务实勤政,一心想的是如何为国、为民办实事。光绪十五年(1889)夏,张琳出任温州知府。之前,温州官府不力、民风不正,旧案积压久久不作处理,且武斗不止,民间遇有争讼,便大规模进行械斗来解决。张琳到任后,立即针对当时的温州种种恶俗进行整治,首先他经上报后设立“清讼局”,清理历年来的积案,使正气得以伸张、邪恶势力得以惩戒;其次,他指挥整理温州乡邦文献,宣扬善道、表彰好人好事,以气正、风清的传统影响时人;另外,他还制订若干法令、禁条,并广为刊布,规范世风。最令人感动的是,他还处处引导温州人民重家教,从家庭、家族的层面,倡导新风,摒弃旧俗、恶俗。光绪十五年冬(1889年12月27日)的《申报》第2版上,载有《谕禁械斗》一文,即为张琳出任温州知府后所刊布的禁令。《谕禁械斗》中写道:“所愿尔等父戒其子,兄勉其弟,一洗从前之旧恶……”等语,正可说明张琳在施政过程中,重家教的重要主张。

光绪二十一年(1895)秋,张琳请假还乡,赴长沙谒见湖南巡抚陈宝箴,面述洞庭湖区治理等意见。张琳主张:应办理官荒招垦,划清地界,杜绝争占纠纷;分垦亩数,限制豪强垄断,照顾当地农户、贫民;因淤失业的渔草湖民,酌情予以安置就业等。张琳的建议便民利民,为陈宝箴所采纳,遂派人至沅江等地从速办理,湖区民众交口称赞。

光绪三十一年(1905)下半年,时嘉兴府境内盗匪、赌棍猖獗,浙江巡抚聂缉椝电邀张琳再次赴浙。张琳整顿防营,严惩贪官,缉捕赌棍,同时开设招安习艺所,凡无业游民一律入所学习技艺。宽严并用,威德兼施;于是防营无通匪官兵,地方无通匪游民,仅数月肃清匪乱、理顺时风,民众一时拍手称快。

耕读为本  以传统课子并自律

张琳作为受传统文化浸润成长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有着古代士人“耕读为本”的传统思想,他不仅以此教育后代,并长期在自身的生活中,严加要求自己恪守,形成独特的志趣。

在张琳的好友廖树蘅《珠泉草庐师友录》中,保存着一组《张太守书札》,系张琳致廖树蘅的数封信函,其中有一封记录着张琳再次回到浙江后,他的“三小儿孝临”来浙江看望他,“留待逾月”后,张琳并不设法将儿子留在身边,而是“仍令返舍读书,兼治圃业”,教育儿子仍然回到家乡半耕半读,去践行“耕读传家”的古训。

张琳印章

张琳对于自身的要求亦复如此,即使远在浙江做官,依然不忘“耕读为本”之心。《沅江县志》记载:张琳“归田后,于琼湖西瑶圃间开辟果园,以诗文自娱,自号‘果园老人’”。

张琳教育后代,决不要“淹滞风尘”,对待长者要“修子侄之仪”。他还说,“孟子言:‘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比来新旧社会,云起飙发”,更应“稍浣征尘”“克世其家”,否则,“如此风波,正不知从何处捩舵,从何处登岸?”

借题发挥  为家谱作序阐国运

民国元年(1912),沅江望族皮氏四修族谱,皮氏家族延请县中名士张琳作序。张琳《皮氏四修族谱•叙》撰成后,皮氏子弟争相阅读,不料,大家读后一片哗然:原来,张琳在《叙》中“借题发挥,抵排时事,不遗余力”。皮氏子弟多有质疑,有人指出:张太守“大发牢骚,如饮狂药,其意何居?”有人认为:太守“先生文章名世,果有所感、据事直书可也,何必借吾族修谱之名?”所以,有不少人不愿将张琳所撰之《叙》收入自家族谱之中,“争欲削而去之”。最后,幸亏皮氏家族中皮作康等人力排众议,将张琳的《叙》保留下来。

张琳撰写这篇序时,民国初兴,世人多以为“清祚告终”,可一洗数百年来的积习,立我中国于“富强隆盛之域”,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在“尧舜中天之治”之上。然而,此时的张琳借撰序文,针砭时弊,阐发了“家”与“国”、“修谱”与“世变”的关系。二十九年后,皮氏家族再修族谱,原坚持四修族谱时保留张琳这篇序言的皮作康,结合这么些年的家国际遇——这段岁月,正是中国饱经战乱、人民不堪回首的岁月,深切感受到张琳序言所言之中的!

藏书著述  尽夕阳之晖开学风

张琳平生酷爱收藏经世典籍,每到一地,必先求购史志、政书。光绪十八年(1892),在杭州任所内辟书房名“砖研斋”,藏有《左传》《通鉴》《九通》《皇朝经世文编》《湖北丛书》及宋、元、明史和子集要籍等近万卷。

记载有张琳史料的地方文献

光绪二十四年(1898),张琳在沅江县城休假时,向湖南巡抚陈宝箴申请拨钱3000缗,并存局俸银1600两,在沅江庆云山修建“北渚阁”书藏。藏书有经史子集四部巨著及古今专家学者著述共27000余卷,新译外文政数、天算、與地、图表等90余种。不但要求子弟一一精读,还委托景星寺高僧海印禅师经管,向沅江学子们开放,遂开沅江一代“新学”之风。宣统元年(1909)张琳辞官归田后,还在马公铺青年坝贾家汊建聚书楼一栋,名“琼澜阁”,藏书万余册。民国六年(1917)张琳去世后,其后代还恪守藏书多年,以名士之风影响故里。惜后因战乱逐年散失,至1958年“琼澜阁”才拆毁,尚存的多卷书籍移交当时的县图书馆。

一代名士张琳,离世已逾百年,其“耕读为本”、重家爱国的思想,以及他施政过程中重家教、止恶行的实践,在今天依然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