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家风故事

【益阳家风故事】(37)抗日名将何宣的善义家风——何宣

来源:市纪委监委 作者:刘海波 发布时间:2018-10-23

/cms/siteResource/upload/site20/uploadfiles/201810/20181023145311335.jpg

何宣(1891~1945),字夔笙,号啸夫,桃江县大栗港镇小石洞人。自幼丧父,其母贤德仁善,家教严谨。何宣少负气节,家贫而力学,1912年考入湖北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5年被保送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在湘军中任职,后转入桂系,任46军军长。因特会打仗,极重民族大义、朋友信义和家庭孝义,颇具英雄气概,誉为“中国的巴顿”、“益阳的楚云飞”。

义师树威名

1928年,何宣任第4集团军第12军少将师长,于4月10日起率部参加北伐战争。在远征过程中,第2师军纪严明,不扰民,不损民,体现了威武之师、仁义之师的风范,沿途大得民心。北伐结束后,因不愿投靠蒋介石政权,何宣辞去军职,在汉口隐居三年,直至1931年应李宗仁之邀出任第4集团军总司令部中将高参,1932年带职考入南京陆军大学,1935年任第15军参谋长、代军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何宣调任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部中将总参谋长,继任第五战区长官部总参议,在抗日前线协助李宗仁、白崇禧指挥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淮南、皖北、鄂东、随枣等战役,多次创造中、日军队战损比1:2的记录。1939年,何宣被紧急调任46军军长,镇守南宁至北部湾一片。是年11月,桂南会战爆发,46军奉命扼守邕钦路两侧,阻击敌人,并破坏交通,以截断敌人后续部队的行动。至12月31日,杜聿明部以步、炮、坦、空诸军兵种协同攻坚,取得昆仑关大捷。

1940年1月,日军又从广东调来第18师团和近卫混成旅团进行反扑。16日,近卫混成旅团由邕江南岸走乡村小道向贵县直进,企图突破46军的防区从侧面攻击昆仑关守军。何宣亲临前线,血战五天五夜,全歼日军一个旅团,为昆仑关守军解除了后患。2月,蒋介石在柳州主持“桂南会战检讨会”,空前地一次惩处了十二名高级将领,惟有邓龙光、何宣、王凌云记了大功。之后,何宣因日军毒气弹多次伤害而患肺病,从战地返桂林治疗。

义声留桑梓

何宣幼年因家贫无力上学,常贴在附近私塾曹先生家的墙边听课。一次放牛时,他在路边楠竹上刻了“未出土时先有节,接连云处总无心”的诗句。曹先生发现后大为感慨,遂免费收他上学,后又资助他考入湖南中路师范学校。这一段特殊的成长经历,让他对邻里充满了感激之情。事业有成之后,何宣与夫人熊静卿在家乡做了很多善事,至今还被乡亲们津津乐道。

1924年,已经升任团长的何宣拟为母亲卢太夫人做五十大寿以报鞠养之恩。他母亲却认为:“我们孤儿寡母那阵子穷的时候,地方人帮了不少的忙。你要是真的有钱有心,就花钱把到大栗港街上去的那条路修好一些,修宽一些,方便地方人,那我比做了生日还快乐得多。”母亲的话,如醍醐灌顶,惊醒了何宣:当年要是没有曹先生的资助和乡亲们的扶持,哪有我何宣的今天?第二天,他就出钱请工,规划修路。当乡亲们知道卢太夫人把做生日的钱用来修路时,也纷纷投工出力。只有几个月时间,就将沿朱家村溪河去大栗港街上的那条路加修到了一米多宽,并用石头砌固了河岸,便利了附近几个村的群众出行。

1930年,闲居武汉的何宣回大栗港老家小住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村里的孩子很少有读书的,要么是家里没钱读不起书,要么就是离学校太远不方便读书。为了解决孩子们读书的困难,何宣出资在当地创办了一所学校,并亲笔题名为“庐山学校”。为确保学校长久运转,何宣还另外花钱买了一些田土作校产,租予人种,所得租谷全部用作学校的工费开支。

何宣的夫人熊静卿,系大栗港镇秀才后代,风格高尚,持家勤俭。熊静卿12岁就到何家作童养媳,与婆婆一起供丈夫读书,生活非常清苦。她积极向上,朴实低调,尊老爱幼,乐善好施,从不以军官太太自居,在当地的口碑甚好。谁家急钱,谁家生病,谁家遭灾,谁家有祸,她都会不遗余力出手相助。大约在1940年,有一何氏族人因为误食毒菌全家十五口中毒,熊静卿知道后,立即派大儿子请了郎中带着药物,跑去进行紧急抢救,设法救活了八个人。抗战期间,她还收容了许多外地流落来的难民,长期供他们吃住,劝他们安心,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回去。

1942年,何宣因病势转重,辞职回到家乡休养。为阻击随时可能来犯之敌,他抱病帮助地方政府组训武装力量,制定御日计划。1944年冬,日军迫近益阳,专署在桃江的桃谷山下进行抗日动员,何宣不顾病危之身奔波六十里,赶到万人大会上慷慨陈词,他告诉大家:“日本鬼子很凶残,但并不可怕!它们倒是怕我们突然出现的梭标、大刀片!”号召全县同胞:“鬼子的末日快到了,我们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与日寇拼杀到底。”话未讲完便吐血不止。

义方教子女

何宣是远近闻名的孝子,为了传承母亲早年寡居、艰辛育子、勤俭持家、与人为善的事迹,1926年修建“小石洞山房”时,他特意在东头建了一个亭,名叫“慈荫轩”。每年七月的“中元节”,何宣或熊静卿都会斋戒沐浴,到七月十五日祭拜时要诵读祭文,并全体高唱何宣用“魂断蓝桥”曲谱填词的《骊歌》:“骊歌初动,离情辘轳,今夕韶光充足;愿我子孙,发奋攻读,莫使光阴虚度;勿忘祖先,谨遵遗嘱,明岁归来依旧。”他们家一直坚持着这种仪式,以此培养儿女怀念祖先、孝敬父母、慎终追远的基本品德。

何宣与熊静卿共有八个子女,男女各半,算是一个大家庭。但无论是贫穷时还是富贵后,他们对子女的要求都十分严格。就像普通农家的孩子一样,白天,男孩下地收拾庄稼或上山打柴,女孩在家种菜或习作女红;夜晚,男孩在桐油灯下习文练字,女孩则在火坑旁就着柴火燃烧的亮光纺纱绩麻。尤其抗日战争爆发后,何家几乎成了准军事化单位,自夫人以下到六岁以上的子女,都要练习实弹打靶,并告诫他们:“如果敌人来犯,打得剩下最后一颗子弹,宁可自杀,也决不能让敌人俘虏!” 何宣还要求子女经常背诵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正气歌》,人人学唱《黄河怨》、《松花江上》等歌曲,从思想上激励他们爱国抗日。他先后把三个儿子送上了抗日前线,其中,长子升武随57师参加了湘北会战,在常德保卫战中负伤,伤愈后投入46军参加了桂北保卫战;次子升恒随印缅远征军参加了缅北战役,抗战胜利后得知部队要北上打内战,不愿归国,留在八莫自谋生计,葬在了异国他乡;三子升略年仅十七岁就投入了青年军。那几个没有参军的孩子,就组建了一个家庭抗日宣传队,由次女剑平带领弟妹们各施所长,组织了独唱、对唱、合唱、舞蹈、活报剧、莲花落、快板等一整台节目,在家乡各地演出,宣传抗日。熊静卿对孩子们很理解、很放手,每当他们要去演出,她便帮忙整理行装道具,并把他们送到大门口,从高台阶上目送着孩子们消失在村口。演出回来,她就安排各种好吃的东西给孩子们充饥,默默无闻地支持鼓励他们的爱国行为。

在何宣的众多子女中,次子升恒最聪明,也最鬼怪。1942年,已经病得拿不稳毛笔的何宣,将其送入远征军,参加缅甸作战。临行前,他亲书手谕教导儿子:“成功要诀:立志须当重决心,愈加辛苦愈精神;头要顶天脚立地,不到成功不放松。服务要诀:服务人生第一乐,一事未清你不搁;大处着眼细处寻,莫妄要功莫诿过。仲儿熟记,父宣手谕。”他希望儿子立志高远,敢于担当,勤谨务实,慎始善终,不要耍小聪明。

1945年8月15日,日寇投降。被俘的日本兵等待遣返,被安排在修公路。受尽欺凌的孩子们难解仇恨,偶尔向鬼子兵掷土块泄愤。孩子们回家向母亲描述时,熊静卿长叹一口气:“他们也都是爹娘的儿啊!”嘱咐他们不要去打那些降兵。这年农历十一月九日,见到了最后胜利的何宣去世,全家悲情难抑。熊静卿则告诉孩子们要坚强面对,继承遗志,要让父亲清净地安息,家中不能有哭声。所有人都刚毅地坚持到何宣出殡,只有眼泪,没有嚎哭。

2010年1月,何升韬在《小石洞山房的悲欢》一文中写道:“今天,昔日的家风在各自家庭流传着,倔强的个性演变成了基因,逐代地传承。子孙们发奋努力,也相继争得了比前辈们更为美好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