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家风故事

【家风故事】(30)官卑自有亲民乐——“江南才子”萧大猷的家风故事

来源:市纪委监委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7-17

psbK6HOIYXX

萧大猷,生于清道光甲辰年(1844),桃江县杉树仑乡(现属牛田镇)萧家村人,字希鲁,亦字省庐,号如园,清末藏书家、学者。庚寅年(1890)赴京廷试,以钦点传胪列二甲榜首,廷试位列第四,时人称“萧传胪”。获光绪帝赏识,诰授中宪大夫、员外郎衔,留京师任兵部武选司行走主事,加四级。

聆教诲  献匾感恩

萧大猷自幼生活在乡村,家乡有清波荡漾的獭溪河流过,夹岸桃林竞美,芳草鲜妍,景色分外迷人。他热爱家乡,热爱父老乡亲,对曾给予他关爱的父老乡亲有一种特殊之情感,此情感对他以后的人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以至衍生出了其众多感恩图报的故事。

萧大猷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萧复生,副贡。复生与塾师对童年的萧大猷课业要求十分严格。但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有一次训蒙课下课,大猷溜去溪中捉鱼虾,上课迟到,被父亲知道,罚跪在烈日底下地坪中央打屁股。

psb2HN39L21

恰好板溪杂货客萧家荣头戴草帽挑一担杂货路过,闻哭声,急忙放下担子解劝,了解缘由后,把大猷搂进怀里,揩去眼泪,抓来一把糖粒塞给大猷,然后以蒙馆所学知识,滔滔给他讲起了读书求仕的好处,讲起了“铁杵磨针”的故事,慈祥温和的教诲,让小大猷感觉这位长辈好亲切,于是向萧家荣提出,如果伯伯肯把他头上戴的那顶漂亮的新草帽送给他,他保证听伯伯的话,好好读书不再贪玩。

萧家荣听后十分高兴,说:“行!行!只要你好好读书,你要什么,伯伯我有的,什么都给你。”说着爽快地摘下头上的新草帽戴在了小大猷的头上。萧大猷也不食言,说到做到,从那一天起,他真的潜心发奋读书专攻学业,再也没有出现过贪玩迟到的现象了。

萧大猷殿试取二甲传胪后,为感谢萧家荣的教诲之恩,特地延请工匠制作了长2.6米、宽1.2米的大横匾额一块,黑底金书“积德洪远”四个大字,第一时间送到了板溪。板溪萧姓村民无不欢欣鼓舞,以此为莫大荣耀,举行隆重的庆典将牌匾抬进宗祠,高高悬挂在了中堂上方。自此,杉树仑、板溪两地百姓交往益密,亲切往来,奕代友好。

psb2Z56YJCG

询民情  遍访周陬

萧大猷进入官场后,秉承先祖的家风遗训,襟怀远大抱负,心系社稷,关注民生。大猷才气纵横,工诗词歌赋楹联,其理想抱负多蕴含于作品中:“作狂作圣,一念所分,功利中人心,当知盖代贤豪,只争方寸;大经大文,万方不废,诐邪乘世变,愿与是邦英俊,共率康庄。”联语旨在阐发作者的见解、主张和价值取向,主旨崇高,言约而义丰,寓意深远,上联主要谈个人修为,下联主要谈振兴国家服务社会,内容涉及到修身、立德、处世、为人、齐家、治国、亲民、务实等诸多方面。简言之,早年的萧大猷,志存高远,希望通过励精图治,革除社会弊端,振兴时政。

因此,他在主政期间,坚持参与社会实践作广泛调查,以充分了解国情民况。考察中,得知乾州陈介夫守府鹤鸣之官,即欣然命笔,题七言律一首相赠,诗中有“官卑自有亲民乐”之句,借以表达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人民以扶助百姓为乐、事国图治的赤诚之心。

psb19TM4YVK

萧大猷前后历时18年,东穷吴越,西至天山,南极岭海,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广交社会贤达,被曾国荃、刘连捷等封疆大吏奉为上宾。

他于公务之暇,将考察所得撰编成书,先后著有《天山南北考》《续方舆经要》《如园诗集》《如园诗古骈文尺牍》《年谱》等专集多部,内容关乎国情民瘼,作品直抒胸臆,抒情色彩浓厚,为官方提供了重要的资政参考资料,是晚清鲜有的大手笔,赢得了“江南才子”之盛誉。

淡仕途  亲民有乐

psbZQ29ZS2E

无奈,萧大猷所处的时代,正是清皇朝走向没落的晚清时代,朝廷腐败积重难返,兼之太后专权,朝廷内部朋党纷斗,士气遭受严重摧挫,内斗外侮,神州大地万马齐喑。萧大猷深知清皇朝大厦将倾无力回天,决意淡泊仕途,退出官场,弘扬“乐行公益”的传统家风,致力于讲学。先后在全国多地讲学,其中主讲时间较长的有沅水校经堂、醴陵渌江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等。

萧大猷讲学奉行有教无类,未少招纳平民子弟入学,勉励他们发奋向学,成为有用之材。萧大猷反对读死书死读书,泥古不化,教育学生边读书边步入社会,向社会学习,学以致用。

而且,他对当时的陈腐学风提出了严肃批评,他说:“师道衰而士习陋,眉睫之外,惊为荒服,祖祢之世,如谈皇古。”其高瞻远瞩、思维理念的科学性、前瞻性,由此可见一斑。其学子中有不少人成为社会名流,如谭延闿、程潜等都是他的门生。

萧大猷喜交往,常与王先谦、黄自元、叶德辉等时彦往来唱和。他不但与上层人物有广泛交往,与下层普通百姓也接触甚密。萧大猷身为江南大儒,而在平民百姓面前绝不拿腔摆架,平易近人。人在外,岁时伏腊,辄返家过年节,宴请亲友,向父老乡亲询寒问暖。

萧大猷素慷慨好义,谨遵“济贫周急,排难解忧”的先人遗训,助人以为乐,乡梓友朋、平民百姓有急有求,他皆热情爽快帮扶。1890年春,萧大猷赴京师参加廷试,同行者有唐某等数名举人。廷试毕,唐某名落孙山,滞留京师多日,已身无分文。萧大猷知情后,将自己囊中所剩无多的钱币半分给唐某,双双游学以归。

萧大猷善书法,字体苍劲清秀,所有诗联,撰、书并妙,市井乡野争相索其墨宝。桃花江镇小河口亭子码头位资江河畔,重修拱门,主事者求萧大猷作联,大猷欣然应允,随即作集句联一首:“桃花尽日随流水,江月何年初照人。”联出句撷自唐张旭七绝《桃花溪》,对句摘自唐张若虚长诗《春江花月夜》,两诗句聚合为联,顶嵌“桃江”二字,浑然天成,意境焕然一新,实为千古绝作。萧大猷所撰诗联多为劝勉警策语,意在劝导世人做最好的自己。“不易消除为客气,最难周到是人情。”此联应桃江苦竹溪唐家大屋请求而作,是一首喻世联,旨在提醒人们:如何正确为人处世,是一门大学问,是人生的必修课,学无止境。“知多世事胸襟阔,识尽人情眼界宽。”该联应牛田东山村胡家大屋请求而撰,也是一首喻世联,启示人们观今鉴古,博采丰取,不断扩大见闻,提升人生境界。

益阳新桥河镇上有紧挨着的两家店铺,一为伞店,一为酒店,生意不佳,店面冷清。两店主正为此发愁。一日,闻听同乡萧大猷在此镇上投宿,大喜,连忙结伴前往拜会,希望萧大猷能为他们的店铺写点什么,借助名人效应让店铺生意好起来。萧大猷明白来意后,爽快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命人找来文房四宝,稍一运神,铺纸提笔蘸墨写了起来。瞬间,对联成:“问生意如何,打得开,收得拢;看世情怎样,醒者少,醉者多。”此联巧运匠心,言商品又不尽在商品,语义双关,意趣盎然,余味无穷。店主千恩万谢。次日对联裱挂于店门两侧,前来观赏者摩肩接踵,店铺生意也随之日益红火起来。他以帮扶百姓为乐,亲力亲为,赢得了远近百姓的衷心爱戴。

萧大猷崇尚节守,清廉自持,不置产业,晚年以收藏经、史、子、集及类书等珍贵书籍为乐,束脩、衣物典当,半以购书,所藏各类典籍凡五大部三万六千余卷,为桃江有史以来第一藏书大家。其余产业,有河坪里故居房屋数十椽,有水田七亩,为安化县亲家云贵总督罗饶典所赠。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萧大猷与世长辞,享年62岁。

(作者:汪正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