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清风徐来】(59)红旗渠精神在益阳

来源: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驻市委办纪检监察组 市委党史研究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1-04

红旗渠精神集中体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深刻内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伟大精神。益阳烂泥湖治理工程和南茅运河修建是伟大红旗渠精神的生动实践。

治理烂泥湖

1974年10月动工修建的烂泥湖治理工程,主要包括撇洪河(又称新河)、新河大闸、新河电力排灌站、烂泥湖围垦4个主体工程。工程开辟了一条与湘江连通、全长31.67公里的撇洪河,开挖渠道39.9公里,兴建各种建筑337处,形成了一个以水利为主体,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工程。于1976年9月完成工程建设。

工程开启之前,益阳地、县两级经过反复论证和精心设计,作出修建综合治理工程的重大决策。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级领导、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无不以治湖为己任,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服从指挥,团结一致、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在没有机械施工的情况下,民工们冒严寒、战酷暑,凭借用铁锄挖,钢钎凿,箢箕挑,石硪压,共劈开山丘29座,拦跨溪河25条,填筑山塘79处,穿越沼泽地5处。在开挖18米高的张家山时,在此担负挖山开河的长春民工团,以“双手劈开张家山,定叫千年黄土把身翻”的气概,在摄氏38度的高温下,创造了日人均移动土方5立方米的高工效。整个烂泥湖治理工程耗时长达三年,累计投入民工41万余人次,完成劳动工日4348余万个,先后有几十万民工自带粮食、自背行李、自备工具开赴工地,住的是几十个人挤在一起的工棚,吃的是杂粮青菜,用的是扁担锄头,没有人领取过一分钱工资。原益阳县社队自筹投入建设资金累计达3438.72万元,占到工程总造价的76%。烂泥湖治理工程展示出益阳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是伟大红旗渠精神的演绎和发展。

烂泥湖治理工程不仅驯服了曾经肆虐的洪水,更催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工程开挖的撇洪河使烂泥湖区域从根本上解决了洪涝灾害;县境耕地面积由27万亩扩大到29.32万亩,粮食总产量增长87.58%;同时工程兼顾水陆交通发展,使公路形成区域性网络,航运兴盛一时。

开挖南茅运河

南茅运河是连接南县南北两端的一条百里人工运河,全长43.92公里,有“南县红旗渠”之称。

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南县育乐大垸旱涝成灾、交通闭塞等问题,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基础上,南县县委决定在育乐大垸开挖一条运河。1975年冬,南县举全县之力,开展了战天斗地、气势磅礴的人工开挖运河大会战。在没有重型机械施工,加上天气寒冷等多重压力下,十万南县人民指水为道、拆门作舟,首战倒虹吸、奋战勒马山、穿越调蓄湖、大战铲子平……经过68个昼夜的连续奋战,终于在1976年春节前建成了这一条全国第二大人工运河。开挖南茅运河,广大人民群众义务投工950多万个,每天投入劳动力8万余人,参建的生产队达3976个。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运河大会战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每一个感人故事的背后,都是益阳人民传承和发扬伟大红旗渠精神的体现,彰显着“艰苦创业、敢为人先、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

南茅运河的贯通,极大地改善了整个运河区域的生产生活环境,既有效地解决了困扰育乐大垸的旱涝问题,又解决了水陆交通问题,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