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故事汇

【清风故事汇】(74)半夜离职 全城百姓含泪跪地送别

来源:益阳市纪委监委宣传部、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1-21

张九成(1092-1159),字子韶,号无垢,南宋理学家,绍兴二年参加科举,被选为状元。张九成醉心学问,不修边幅,时人觉得这是个有点痴、有点不识时务的疯人,他却用自己的勤勉、俭朴和真诚让全城百姓跪送。

张九成读书的时候常年拿着一把破折扇,补了又补。包头的乌巾是用粗劣的白布以墨汁染黑了作成的,一出汗,墨汁就混着汗水一起流淌,常常弄得他满脸漆黑。他用的笔是秃的,纸是旧的,衣服饮食都很俭朴。别人问他为什么这么节省,他说:“你知道我的心思用在哪里吗?如果每天从头到脚进行打扮,要浪费很多功夫。世人往往认为我吝啬孤僻,其实我见世人常常被身外之事困扰,从早到晚应付不暇,真是可悲。”

张九成仕途不顺,一生经历多次贬谪和起复。被选为状元之后,张九成担任了镇东军签判的职务。当时有百姓贩卖私盐,触犯了禁令,提刑官想要严惩,张九成却据理力争:“百姓犯法是为贫所迫,没有办法的事。圣上多次下诏‘恤刑’,严惩之前,还得想想百姓是否真的是活不下去了才被迫犯法的。”这次争执过后,张九成得罪了提刑官,也得罪了他身后的宰相秦桧,最终辞职回乡教书。

几年之后,张九成再次起复,受到了皇帝的器重,被提拔为刑部侍郎。当时有一件地方上报的死刑案件,因为案情曲折,轰动一时。张九成在详细了解了案情始末后,认为案件仍有疑点,发还重审,最终还原了事实真相。朝中同僚劝他邀功请赏,他却说,秉公执法是分内事,怎能邀赏呢?张九成在浙东为官多年,深得百姓爱戴。被调回京城时,为了不惊动当地百姓,他特意选择半夜离开。不料百姓早已连夜守候在城门口,全城百姓含泪跪地送别这位造福一方的父母官。

调回京城后不久,张九成又被奸相罗织罪名,被贬到了南安(今江西大余)。《宋史·张九成传》中记载,张九成谪居南安期间,住在宝界寺。他的房间窗户在南面,每天黎明,他就捧书站在窗下,借着晨曦的光亮开始读书,如此坚持了十四年。他被朝廷重新起用,离开南安后,人们发现,他居住的房间窗前的青石上竟明显留下了一双脚印。

清风寄语:

张九成窗前的脚印,一如他的初心,不为外物所累,不因境遇而变,踏石有痕,不易不悔。

党员领导干部守廉,贵以恒,贵以专。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我们无不是一腔热血,满腔赤诚,但随着身份和境遇的变化,个别人逐渐目迷五色,丧失了自己的本心。比如“59岁现象”、“晚节悲剧”。

守廉,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单纯的年月积累,而需要一个人一辈子的执着。这种执着并非总是伴随着鲜花和掌声,可能更多的时侯是不解和嘲笑。

守住廉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保持专心。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工作、专注于自身党性修养,在孜孜不倦的追求当中收获更多的正能量。

守廉不易,但一个共产党人守廉的初心必须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