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故事汇

【清风故事汇】(233)一块饼皮

来源: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5-16

  郑浣(776—839),唐文学家。本名涵,荥阳人,郑余庆之子。贞元十年 (794)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集贤院修撰等职,累迁右补阙。敢直言,无所讳。

  郑浣平生坚持勤俭朴素,以保持和发扬他父亲宰相郑余庆流传下来的优良家风。在郑浣出任河南尹后不久,他一个堂弟的孙子从覃怀(今河南焦作)前来求见。这堂侄孙靠自己务农为生,与郑浣从没有见过面,更没有请托郑浣为其谋求私利办事。拜见时就连作揖这种简单礼节也显得粗野不堪,礼帽和服饰也很呆板土气。郑浣的子侄和仆从都耻笑他素质太差,只有郑浣很同情他,郑浣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说:“我在本地当平民百姓已很久了,真想能当一名县尉,请您成全我衣锦还乡的梦想。”

  唐朝时,官员可以举荐人才,郑浣觉得这个堂侄孙自食其力,为人质朴,或许是个人才,便同意了,答应帮他实现这个人生梦想。于是就给当地的长官写了封便函(条子),向他举荐自己的堂侄孙。

  在临别的前一天,郑浣召集全家的外甥、侄子们全都来陪这堂侄孙一起聚餐。席间,上来蒸饼(类似馒头、包子的面食),只见这个堂侄孙竟把饼皮剥下来丢弃了,只吃其中的松软的瓤。

  郑浣当场怒斥道:“饼皮和饼中部分有什么不同吗?我常担心世风败坏,反对贪图骄奢淫逸追求享受,总想着世风能重返淳朴敦厚。我同情你在农村靠体力种田,还穿着破旧的衣服,想必你一定能体会农民种地的艰难,没想到你虚伪浮躁竟然超过王侯贵族之家的纨绔恶少。”说完伸手让他将吃剩扔掉的饼皮捡起来。堂侄孙惊慌失措,连忙将饼皮捡起来放到盘中端给郑浣,郑浣接过来全部吃下,随后让他先回客房。最后,郑浣只送给这堂侄孙五匹帛,还训斥他老老实实回老家,踏踏实实地继续当农民。

  清风寄语:

  见微知著,郑浣从一块饼皮看透一个人的品行,就是因为他深知艰苦朴素何其重要。

  艰苦朴素,是防微杜渐的堤坝。欲望,是试金石,执着于物欲,就会被利益捆绑;摒弃欲望,才能真正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坚定的人。党员干部要筑牢艰苦朴素的根基,拒绝“围猎”,不目迷五色,不做欲望的奴隶。
  艰苦朴素,是反“四风”的利器。“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根子在思想上。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隐形变异和反弹回潮,就是思想的空虚和坠落。坚守艰苦朴素的信念,就能对整个社会风气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就能凝聚民心民智旗帜鲜明反“四风”。

  坚守信仰,砥砺品行,让艰苦朴素的作风一以贯之、行之恒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