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故事汇

【清风故事汇】(225)他与百姓共甘苦

来源: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3-14

苏轼,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有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曾两次在山东做官。苏轼为官清廉,且十分关心民间疾苦。

熙宁七年九月,他接到任命,离开杭州,于十一月到达密州(今山东诸城)任所。那时密州大旱,蝗灾严重,庄稼连年歉收,人民生活十分困苦。苏东坡以身作则,和地方官每日吃着简朴的饮食,与老百姓共甘苦。又开仓赈济灾民,兴修水利,调解民间纠纷,安定社会秩序。熙宁八年,春旱多蝗,苏东坡用给粮募民捕蝗的办法,鼓励百姓灭蝗抗灾。据他的《与朱鄂州书》称,密州灾年,民多弃子。苏东坡便拿出库存米,专门收养民间弃儿,月给六斗,一年中救活数千人。“泪洒循城拾弃儿”,就是说的这件事。

熙宁九年十一月,苏东坡任满即将离开密州,仍念念不忘当地的百姓。他在《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的诗中,表露了因密州百姓生活还很困苦而感到内疚的心情,并把十万贫赢百姓,托付给新来的郡守孔宗翰。

苏东坡在密州为官两年,和当地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在他离开密州时,当地黎民遮道挽留,痛哭失声,他也为之动情。终因“圣命难违”,洒泪而别。十年之后,他赴登州路过密州,父老闻讯,争相前来看望。苏东坡建议当时的知州霍翔,修石埭,引河水,灌溉城周围的农田。

清风寄语:

无论身在何方,身居何职,苏轼始终牵挂着他曾经治理过的地方百姓,一如百姓爱戴着他。

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仅仅在于“在其位,谋其政”,更重要的是始终不忘百姓的人民情怀。从创立伊始到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以贯之、坚定不移。一切为了人民,是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赤子情怀;一切依靠人民,是共产党人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固根基。

为人民服务不分“份内”“份外”,因为人民才是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