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故事汇

【清风故事汇】(224)“均分学士”杨亿

来源: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3-07

杨亿(974~1020),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省浦城县)人。北宋大臣、文学家,“西昆体”诗歌的代表作家,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

年少时,杨亿便有“愿秉清忠节,终身立圣朝”之志。其身份虽为文学侍从之臣,但为人立志甚高,清忠耿介,铮铮风骨,刚正不阿,不愿苟且自辱其身,与馆阁中王钦若、丁谓、陈彭年等善于趋附、人格卑下的仕臣是相异的,为此,杨亿还受到这些小人的排挤和谗毁。杨亿看重友情,性格耿直,崇尚节操,经常接济亲朋好友,因此他散尽了做官所得的俸禄。

任翰林学士时,杨亿写文章之名享誉天下,深受宋真宗信任,重要诏命、文告皆出自他手。但杨亿并不因皇帝宠幸就骄傲自满,相反他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了。每次写公文,他都更加字斟句酌,总想把它写得像诗文一样的精粹。因此,他写的一份简单的公文也被人们看作珍品。

那时朝廷里的官员,但凡碰到升迁转调的事,总希望批给自己的公文是杨亿写的。所以,他们纷纷选在杨亿当班的那天去拿公文。按宋朝的惯例,翰林写公文是要有补贴的,名为“润笔”。公文是谁写的,那份“润笔”就归谁拿。这样一来,杨亿得的“润笔”就比别的翰林多多了。

面对自己应得的补贴,杨亿却说:“拿这么多,有伤廉洁。”于是,他就把自己的“润笔”按人头均分给其他同僚, 而且坚持次次如此。此事传开后,杨亿就得了个“均分学士”的雅号。

清风寄语:

杨亿均分润笔费,分的是自己的合法收入;而当今,“润笔”却成为了少数不法分子“围猎”的手段,值得广大党员干部警惕。

巧立名目的润笔费、授课费、咨询费……这些以职位带来“权力溢价”的新型腐败,本质上仍然是以权谋私,而且危害性更大,潜伏期更长,给人民利益造成的危害更严重。

隐形变异的新型腐败,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顽疾。究其本质,仍是“四风”问题的变相反弹。对此,我们要保持零容忍的态度,统筹推进各领域反腐败斗争,让老问题存量减少,让新问题的增量得到遏制。

精准治理新型腐败,就要不断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的能力和水平,及时发现和分析总结腐败的新特征新手段,做到查处一个、警示一类、规范一片,严防隐形变异问题蔓延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