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故事汇

【清风故事汇】(220)最贵重的行囊

来源: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1-10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海岳外史、鹿门居士。太原人,后徙居湖北襄阳,世称米襄阳。其书法与蔡襄、苏轼、黄庭坚等并称“宋四家”。他廉洁公正,善察民冤,执法不畏强暴。

据说米芾小时候的字写得并不好,读书三年,学业也一点都没有长进。有一次,米芾慕名向一位秀才学习书法。秀才说,要跟我学书法,就要买我的纸。说罢,秀才以五两纹银的价格卖给了米芾一张普通的宣纸,并要他写满字后交给自己检查。三天后,米芾却一个字都没有写,秀才问他为什么不写,他说纸太贵了,在没想好之前不敢往上面写字,怕写错了浪费,每次都是着清水写的。

秀才说既然你都已经琢磨了三天了,你现在用毛笔蘸墨水写一个字我看看,于是米芾用心的写了一个“永”字。写的非常棒。秀才便问他为什么,米芾说是因为我平时写字的纸都没有这么贵,所以写的时候就没怎么用心,很随意。这次是因为纸太贵了,所以我就会用心想好怎么写,才会去写。

江苏涟水县城,风景秀丽的“五岛公园”里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亭阁。这就是“米公亭”,亭前有一池,名曰“米公洗墨池”。后人为他建亭,千百年来一直纪念他,并不是因他书画出名,也不是他位高权重,而是纪念他的清正廉洁,怀念他的优秀品质。

北宋元佑年间,米芾任涟水知军。在任期间,米芾为官清正,兴利除弊,办了不少实事。两年任满离职,米芾清贫如洗。据《涟水县志》载:米芾“知涟水军,多惠政,任满归,囊橐萧然。”在离任临行前,米芾逐一清点了自己的行装,看有没有不当带走的东西,看家人暗中有没有接受他人的馈赠,结果一件也没有,他很高兴。最后,他发现自己平时办公用过的毛笔上还沾了许多墨,于是就拿到水池里将墨洗尽,以示来去清白,一尘不染。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洁身自好的清官,就在他曾洗墨的池畔建亭,取名“米公亭”,并将此池取名为“米公洗墨池”。

米芾离任的时候,行囊里没有贵重的财货,却满载贵重的人品和传说。

清风寄语:

贵重的纸张成就了米芾的书法技艺,贵重的行囊成就了他的操守。“不想腐”的自觉,是他留给后人的珍宝。

“不想腐”,源自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思想堤坝不倒,就能自觉抵御各种外来风险,炼就“金刚不坏之身”。理想信念之于个人,是精神支柱;之于政党,是干事创业的基石。

“不想腐”,在实践中焕发生机活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实际工作中增强政治定力、抵腐定力,坚定对廉洁文化的认同感。在人生大事上守廉,在日常小事中持廉,让“不想腐”“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崇廉拒腐成为行为自觉,成为良好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