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故事汇

【清风故事汇】(165)为了银子丢了位子

来源:益阳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0-13

赵普(922~992),字则平,幽州蓟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宋太祖十分信任赵普,在治国方面多采用他的建议,但也因为收受贿赂、经商敛财等问题三次罢免赵普的宰相之职。

宋太祖赵匡胤执政时,深知官吏经商,不仅分散精力难于勤政,于民疾苦不能善视管理,还会因热衷于追金逐利,极易助长贪污风,导致政治腐败。因此,宋太祖下令不许官吏经商贸易。

当时官府禁止私人贩卖陕西、甘肃的大木料,时任宰相的赵普曾经派遣小吏到市场去买木材,运到京城盖房子。这个小吏就趁机偷窃木材,打着赵普的旗号在京城卖。权三司使赵玭廉知道了后禀告给宋太祖,宋太祖非常生气,督促下令追查此事,想要下旨驱逐赵普,因王溥上奏求情才解决了这件事情。

贩运木材没有受到惩处,这让赵普的胆量更加大了。在宋太祖明令禁止经商的情况下,他偷偷的经营起了“营邸店”(类似现在的廉租房或快捷酒店)牟利。事情被曝光后,宋太祖并不因为他曾是有功之臣不加追究,而是下令将赵普交御史府问罪,不久,赵普被罢免了宰相之职,整个朝廷为之震动。

清风寄语:

赵普为经商敛财而被罢官的历史典故告诉我们,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出台了一系列条例禁令,禁止党政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经商、办企业。

禁止经商办企业,是防范领导干部腐败的“防火墙”。官是官,商是商,两者不能勾结,不可苟同。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其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而不是与民争利的。公仆姓“公”而非老板,从政为“民”而非为私。选择从政就不要在从政中发财,选择发财就去合法发财,官与商的概念不可混淆,官与商的界线不可模糊。

党员领导干部要认清身份,把好关口,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