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故事汇

【清风故事汇】(138)彭玉麟“三不要”

来源: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3-17

彭玉麟(1816.12.14—1890.3.6),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人称雪帅,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封一等轻车都尉。

彭玉麟成为湘军水师的标志性人物,全凭打仗“不要命”。37岁那年,彭玉麟经不住曾国藩的一再邀约,出山加入湘军水师,独率一营。在太平军的炮火如雨中,他独立船头,只说一句:“今日,我死日也。吾不令将士独死,亦不令怯者独生。”遂一战成名。

这个“不要命”的水军也不要钱。在他出山后第二年,因为率水师攻陷太平军要地,朝廷奖励他4000两白银。他转手就全部用于救济家乡,在给叔父的信中,他说:“想家乡多苦百姓、苦亲戚,正好将此银子行些方便,亦一乐也。”他要求叔父从中拿出一些银两办所学堂,期望为家乡“造就几个人才”。他不曾为子孙留钱,说“钱愈多则患愈大”,如果留钱给了不肖子孙,狂嫖滥赌,挥霍无度,反而害了他们一生。他儿子装修三间老屋,不过是土墙瓦屋,费银无多,他知道后,写信把儿子大骂一通。

不要命、不要钱,是为了要当官吗?也不是。终其一生,彭玉麟都在辞官。历史学者李志茗经过统计认为,彭玉麟实际辞官8次,请求开缺回籍9次,请求开除差使职务6次,一共达23次。

1883年,彭玉麟已经67岁,朝廷提拔他为兵部尚书。但彭玉麟还是不领情,仍像前几次一样上疏力辞,强调自己年事已高,希望能够辞官返乡养老。就在此时,帝国南疆传来战事消息,彭玉麟突然态度完全转变,说不辞了,兵部尚书给我吧。原来,中法战争爆发了,这位老将临危受命,替清廷打下了为数不多的一场胜仗。

辞官多次,清廷始终不让彭玉麟辞去一个虚职,那就是巡阅长江五省水师差使。他被认为是帝国海军的奠基人,每年都要巡视水师,哪怕抱病,亦不例外。最后一次出巡,当他抵达安庆时,安徽巡抚陈彝前往迎接。陈彝看到彭玉麟步履蹒跚,老病缠身,请他务必到城里休息。彭玉麟拒绝了,像以前率领水师训练一样,他坚持与将士一道住在船上。陈彝上奏朝廷,说彭玉麟确实病得厉害,希望朝廷准许其回乡养病。朝廷这才批准了。

回首往事,这名硬汉俯仰无愧,无愧家国,无愧时代,无愧天下。

清风寄语:

一个人的作为,并非钱多钱少、官大官小所能体现。心有多广、责有多重,才是作为。彭玉麟的“三不要”,其实是一份正确的政绩观。

为官避事平生耻。要当官,就必须担当作为。作为党员干部,理应在自己的岗位上多思有所作为,少思怎样晋升。“有为才有位”是硬道理。“为”就是要全力作为。“位”是岗位,而非“官位”,意味着更高的工作要求、内涵和标准。“有为”就要任其职、尽其责、谋其政;“有位”就要忠于人民、忠于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新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想为、敢为、善为的平台,党员干部要拿出“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骄人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