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故事汇

【清风故事汇】(133)没有贪赃也要被弹劾

来源: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2-04

包公,即包拯,北宋著名的耿直之臣,他清正廉明,执法如山,铁面无私,不避权贵,凡朝臣有过必力弹劾之,致使时人称没有瑕疵者为“没包弹”。史载那些不法官吏和权贵,一听到包公的名字就不寒而栗,避之不及。

包拯不仅“弹”倒了许多贪官污吏,还弹劾了当时的宰相宋庠。

宋庠为状元出身,以其才名,两度出任宰相(当时称“同中书门平章事”),在朝野间声望卓著,并且一生谨慎,并无贪赃枉法之事。据说,一次他弟弟宋祁晚上点华灯拥歌妓醉饮,第二天早上他即致书责备,可见他官职虽高,但生活上仍然崇尚俭朴。

宋庠生活简朴,没有贪腐,为什么还会被包拯弹劾呢?包拯的奏折中讲道,宋庠自任宰相以来,“首尾七年,殊无建明,略效补报,而但阴拱持禄,窃位素餐。安处洋洋,所以当劾。”意思就是,宋庠担任宰相以来尸位素餐,没有政绩,所以应当被弹劾。

宋庠深觉委屈,极力辨白自己“无过”,没有触犯律法中的哪一条。包拯正气凛然,不为所动,又再次上书,理直气壮地反驳说:“执政大臣与国同体,不能尽心竭节,卓然树立,是谓之过。宜乎当黜。非如群有司小官之类,必有犯状挂于刑书,乃‘为过也’。”(执政大臣没有尽心竭力干出一番事业,就是过错,应当罢免。不像那些小官小吏,只有触犯了法律才是有过错。)明确地提出了“无功即为过”的思想。最后他还请求仁宗明辨是非,如果认为他说得对,就及早罢免宋庠,另选贤能;如果认为他说得不对,也请仁宗处罚自己。在包拯的一再坚持下,这年三月,自恃“并无犯状挂于刑书”的宋庠终于被罢了相。

清风寄语:

庸政的宋庠被包拯弹劾,丢掉了自己的官位。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面对健全的干部问责机制,更要时刻警惕庸政懒政怠政的危害。

庸政懒政怠政是对责任的亵渎和贪污,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耽误的是一方发展,辜负的是人民的希望和期待。

为官就要有为,就要履行职责、为民办事,否则就失去了做官最起码的资格。防治庸政懒政怠政,要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火墙”,坚决抵制庸政、懒政这股“腐败歪风”,更要将“为官不易”作为从政之路上的警示鞭笞之词,时刻反省整改,真正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行动和成效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