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故事汇

【清风故事汇】(88)舍身为民的龙阳典史

来源:益阳市纪委监委宣传部、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3-11

青文胜(1359-1391年),字质夫,明夔州府(今属重庆)人。明洪武十九年,青文胜以经科贡生的身份被弃用为龙阳县(今湖南汉寿)典史。典史是县令的属员,掌管缉捕、监狱之事,没有官阶品级可言。青文胜在典史任上,严于律己,尽职尽责,最后不惜舍身为民众求得生路。

明朝初年,百姓的赋税都是定额征收,不论年成丰欠,均不增减。而当时赋税缴纳是考核官员的一项重要指标,地方官吏为了官位升迁,往往超额征收。龙阳县的赋税原本就大大超出了百姓的承受范围,加之这一年,防洪长堤坍塌,境内发生了大规模的洪涝灾害,百姓流离失所,就更加交不起税了。

当时龙阳县的主官韩钝,明知治下遭灾,民众几乎无法生存,却害怕治水不力被降低考评,害怕赋税任务完不成遭受朝廷的责罚,不敢把龙阳的灾情上报朝廷。非但不减免赋税,反而加紧勒索,四处催租。交不起赋税的人,有的被杖责,有的被关押,不少人因此被折磨致死,百姓苦不堪言,四处逃散。不得已,青文胜只得担着僭越呈诉(相当于现在的“越级上访”)的罪责,直接向皇帝上呈奏章,禀明实情。

青文胜连上三道奏折,却都没有回音。他寝食难安,不忍心坐视百姓疾苦,决定带着奏折去京师面奏皇上。青文胜一路颠簸,抵达南京后第二天便携带奏章赶往宫门要求见驾。可是,因为职位太低,他并没能将奏章呈给皇上。

当时在午门外有一面登闻鼓,有冤屈的民众敲响登闻鼓,便有值班的监察御史直接引奏给皇上。然而,官吏越级上访敲响登闻鼓,即便情况属实,等待青文胜的也将是极其严重的惩罚。为了救民水火,青文胜没有迟疑。他将奏折藏于衣袖之中,敲响登闻鼓,猛烈击鼓三响,然后从容自缢于鼓架之下。青文胜的悲壮之举引发朝野震动,朱元璋立刻派官员前往龙阳查看灾情,了解到实际情况后不仅减免了龙阳多年积欠的赋税,还大幅降低了每年的税额。

青文胜在龙阳做了五六年典史,从未利用职权谋取过个人利益。他死后,县民感念他的恩德,便将他葬在了龙阳潭坪寺。

清风寄语:

舍身为民,是一种人生的大爱和情怀,这种大爱情怀,非一般人能所为。青文胜舍身为民,是为老百姓之疾苦,所以青惠烈公的名号至今仍被人传颂。

3月5日,506位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其中有34位已经牺牲。他们因为心怀民众的伟大情操,成就了捐躯赴国难的壮举。和平时期,这种“关键时刻豁得出去”的舍身精神,始终把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安危放在自己的个人得失之前。

这种“舍身为民”的精神,是一名公职人员成长为党和人民的好干部的必要前提。能舍身为民者,自然能勤勉工作,敢于奉献,不会好逸恶劳追求享受;能舍身为民者,自然能廉洁奉公,恪尽职守,不会损公肥私贪图物质;能舍身为民者,也自然不会甘于庸碌,而勇于开创务实工作的新局面。

有舍有得,大舍大得,舍得是共产党人的一种态度 ,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