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每周廉政提醒

【廉政提醒】(57)睡醒≠酒醒,“隔夜酒”需警惕!

来源: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驻市工信局纪检监察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9-25

[热点扫描]

“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当时真不应该。”近日,湖南安化通报2起党员公职人员酒驾问题典型案例,安化县江南镇陈王村原党总支书记陈某因酒后无证驾驶机动车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后,悔不当初。

其实,“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已经是一句人尽皆知的安全规则,除极个别人还心存侥幸之外,绝大多数驾驶员还是践行得比较好。可是,酒后不开车,这个“后”要持续多久?有人说,睡一晚肯定没事了吧?

2020年3月1日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某单位党员干部文某在家招待前来看望他的侄子,并一同畅饮到了凌晨。次日早上,文某自我感觉已醒酒,便正常驾驶私家车上班,在路上遇到交警查酒驾,文某自信满满配合交警同志,让文某没想到的是,其呼吸气体乙醇含量检测结果为63mg/100ml,属于酒后驾驶。文某除被给予行政处罚外,还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持续追踪]

前一晚喝的酒,已经过了一夜,咋还算酒驾呢?

原来,判断酒驾的标准是驾驶员体内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高低,而不是喝酒后时间的长短。按照《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10)规定,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为饮酒驾驶,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为醉酒驾驶。因为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取决于很多因素,喝完酒后多长时间酒精才能代谢干净要因人、因时而异。有的人五六个小时后就可以分解酒精,有的人可能需要一天,并没有统一的答案。一般情况下,交警建议驾驶人饮酒后至少间隔24小时再驾驶车辆。

“睡醒”≠“酒醒”,“隔夜酒”需警惕。

党员干部酒后驾车除被给予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外,为啥在党纪政务方面还要做出相应处置呢?

党纪严于国法,党员干部更应严格自律、作出表率。酒驾醉驾极易造成恶性事故,严重威胁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201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酒后驾驶行为作出更加严厉的处罚规定,新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更是明确将醉驾定性为危险驾驶罪。而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之规定,“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党员,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党员依法受到政务处分、行政处罚,应当追究党纪责任的”,党组织可以给予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也对此类情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酒驾醉驾危害大,纪律之弦要紧绷。

[学习时刻]

[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

这句话出自《商君书·画策第十八》,意思是国家都是有法律的,但是没有能保证这些法律一定得到遵遁的法。习近平总书记以此强调,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要保证“法之必行”,说到底还是要让规范深植于每个人的心中,让法治成为“全民信仰”和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