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卫士手记

【入村手记】做好兜底保障 服务困难群众

来源:益阳市纪委监委 作者:陈中茂 发布时间:2020-06-03

“感谢扶贫队、感谢共产党,这次上门评残为我们家解决了大问题,”安化县田庄乡百竹园村的贫困户蒋巨生由衷感谢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他妻子樊雪花双眼失明已经多年,腿脚行动不便,以前不敢上县城医院去办理残疾人证,没有办证就没有享受贫困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安化县组织对贫困残疾人家家户户上门评残办证,随后村里为她申报了兜底保障(单人保)和残疾人两项补贴,每月能有三、四百元收入,解决了他们家生活困难,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怀。

这次来到百竹园村,在村里住了两天两晚,走访了二十多家农户,深切感受基层干部和困难群众,特别是重病重残困难户对脱贫攻坚的期盼和担忧。

蒋道德,四十多岁、敦敦实实的山里汉子,一家人舍吃俭用,四年前查出直肠癌,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好不容易保住了性命,现在不能干重活赚不到钱,医药开支大,儿子读高中要花钱,母亲陈花英80多岁,肢体和视力一级残疾,纳入兜底保障一类,还有残疾人补贴,去年还帮助进行了危房改造,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他担心的是脱贫后医疗政策怎么变,他们家医药费用开支大,只有住院才有报销,在村里医生和镇上药店买药不能报,希望象他和他妈这样的重病重残困难户在乡村医生这边拿药也能纳入医保。

5岁的蒋思宇聪明活泼,因患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纳入兜底保障(单人保),虽然扶贫特惠医疗保险在县内住院能报销85%,但治疗这种病的很多药品需要自费,还有营养费以及天文数字般的手术费让这个贫困家庭无法承受。思宇妈妈希望这类大病自费药品能少一点,报销比例能再高一点。

蒋松林是一个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今年87岁,一家4口今年新纳入的兜底保障一类。老人两个儿子在2019年11月、2020年4月相继去世,老年丧子对老人打击很大,为儿子治病欠了一大笔债,如今只有小儿媳在苦苦支撑这个家,老人体弱多病,老伴82岁了还强撑着上山摘茶赚点钱,要还账、孙子上高中。老人最担心的是孙子读书问题,他家原来不是贫困户,孙子读书不在扶贫政策范围,纳入兜底保障解决生活困难,教育还是大问题。陶幼华、陶后阶、谌晚枚、蒋建军、谌春凡、蒋付华等人都需要兜底保障才能维持生活。作为一个民政人,深感责任重大,如何让这些兜底保障家庭真正享受全民小康的幸福,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更加艰巨、更加迫切的任务。

走在百竹园村的山间道路上,看到勤劳朴实的百竹园村民,一直在思考百竹园脱贫后兜底保障困难群众的出路问题。百竹园村今年还有5户14人需要脱贫,这些人未脱贫的主要原因是因病因灾,原本家底薄弱,一人大病、一场天灾,把一个家庭又拖入贫困境地。要保障兜底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应该加大兜底保障力度,提高保障标准,特别是提高医疗、教育的保障水平。困难群众对脱贫后继续帮扶的政策落实明显感到信心不足。担心扶贫工作队撤走后谁来落实兜底政策,担心当地乡村干部能不能像现在一样关心困难群众,担心扶贫产业发展能不能为村民带来实惠。

做好兜底保障,关键还在于产业发展。百竹园村发展以前主要是交通障碍,地处大熊山腹地,白竹水、文山、双文、肖家、三元等5个片区散落在大熊山的山坳、山坡和山谷上,村委所在地距县城20多公里,只有一条蜿蜒曲折、坡陡路窄的山区公路相连,交通极不便利。2016年作为市长牵头的扶贫点,得益于扶贫政策落地落实,交通、通讯条件大为改善,通往山外的公路得到硬化,出行条件大为改善。“要想富、先修路”。路通了,下一步要做好产业发展文章。百竹园村产业发展主要是茶,这里紧邻高马二溪皇家茶园,茶叶品质非常好,一般农户有三五亩茶园,近年村集体培管了500亩茶园,陆续建起了四个茶叶加工收购厂点,还有一些小作坊收茶制茶,村民种茶采茶制茶收入增加,已陆续脱贫128户,2017年全村退出贫困村序列。但是能开发的山地河谷基本上都种上了茶,茶园规模有限,今年茶叶收购价格低,往年卖10多元一斤的黑毛茶鲜叶今年只有4—5元一斤,茶农收入不稳定。据村干部介绍,他们正在设想开发旅游产业,村里有一个七眼潭瀑布,气势非常壮观,高山峡谷怪石嶙峋、大树遮天蔽日,偶有游人来玩。如果能把高马二溪皇家茶园、安化山居老木屋等很好组合起来,形成安化县域特色茶旅产业,百竹园村才能彻底摆脱困难境地。但是,村子离县城太远,旅游开发投入大,交通不便招商难,要开发这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处女地困难重重,目前还只是设想纳入县域旅游总体规划蓝图。发展扶贫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出路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