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文苑

我的外公田启发

来源:南县一中纪委 作者:张杰献 发布时间:2022-02-11

 

 

1964年12月21日至1965年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田启发当时已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用广播关切询问:“湖南的田启发来了没有?”田启发应声从座位上站起,向敬爱的周总理报告:“来了,来了,谢谢总理!”周总理看到挥手致意的田启发后,满意地点了点头。田启发经常把这个故事讲给他的儿女们听,每讲一次,田启发都热泪盈眶,激动万分。

这个故事妈妈也曾多次说给我们三姊妹听,妈妈告诉我们:“你们的外公叫田启发,是一个了不起的农民劳模,你们要向外公学习,长大后为国家多做贡献。”我们三姊妹纷纷点头答应。

外公田启发已离开我们近40年了。每当我在工作中遇到阻力和困难时,我总能想到他。想他在上世纪50年代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将他的水稻亩产达到1300斤;想他在受到“四人帮”造反派迫害时,仍然坚持理想信念,爱国爱党,初心不改,负重前行。想他曾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三次亲切接见和获得各项荣誉时,依旧平淡从容、谦虚谨慎。想他热情似火,坦荡为人,对待农民兄弟胜过朋友亲人。每当我想到他,我的内心又增添了无穷力量。以下几个小故事,分享给读者朋友们,愿能给您启示和前进的力量。

一袋种谷

记得我六岁时的一个星期天,我和妈妈到外公家做客。外公见我们来了,高兴得不得了,抱起我半天不肯放下。直到老表们闻讯赶来,外公才把我从他身上放下来让我和老表们一起玩耍。我和老表们在外公家你追我赶、东躲西藏,玩得不亦乐乎。正当我们玩得尽兴时,我不小心将挂在墙上的一个布包打落了下来。布包跌落在地,里面的种谷撒开一地。我们没有管它,依旧玩耍着。过了一会儿,外公从外面回来,看见家中唯一的一只鸡正吃着散落一地的种谷,外公急得满脸通红,他连忙将鸡赶走,将剩下散落的种谷收了起来。然后,外公偷偷地抓住那只吃种谷的鸡,一把把它杀了,从鸡腹部的食袋中小心翼翼地取出种谷,处理好后和之前剩下散落的种谷一并收了起来。外公杀鸡取种谷一事,在当地成为美谈,却也因此事被外婆责怪了整一年。

箢箕借米

外公田启发在科学种田中遇到的挫折不少,被不明真相的人骂的日子也很多。1955年6月的一天下午,外公从武圣宫公社开完会回家,路上碰到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子,老爷子手上还提着一只箢箕。他俩一前一后边走边谈。先是老爷子说:“田启发真害人”。外公莫名其妙,一头雾水,为了弄清老爷子为何事骂他,便问老爷子:“田启发是怎么害人的?”老爷子说:“我们生产队种的稻谷产量不高,生产队长天天要我们向田劳模学习,天天要我们到田地里摸索,不去的扣工分,害死了。”“那您现在到哪里去呢?”老爷子又是一阵骂声:“到田启发那里看看,听说他种的水稻亩产1300多斤,而我们种的水稻亩产只有700来斤,那他种的谷粒起码有三四寸长,我到他家借点米吃,所以拿一个箢箕来装,我看他拿得出来啵!”外公也帮腔:“科学种田不选种,不恒温催芽、稀播壮秧,不适时除草、治虫,乱搞一套,是害人。老人家我们一起到田启发那里去看看,看一看他种的田是真好还是假好。”老爷子越骂越起劲,走了八里路也就骂了八里路。他们二人到了外公的大队,外公先引他看了一队的禾,他说:“这比我们队上的强些。”接着,又引他到了外公所在的生产队三队,他又说:“这比我们队的强多了。”最后外公引他看自己的试验田,他更是称赞不已。看完后,外公拉他去家里坐,并告诉老爷子自己就是田启发。老爷子顿时脸像猪血灌红了那样,左一个对外公说“得罪了你”,右一个对外公说“对不起”,最后老爷子被外公盛情挽留一起吃了晚饭。后来,老爷子和外公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降我的工资到一级,我没意见。”

外公万万没有想到科学种田的目的是为国增产,群众增收。几年后,这些竟成了外公的罪过。

1967年,已被提为益阳专区农科所副所长的外公,仍然扎根基层进行科学实验。当时林彪“四人帮”刮起“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妖风,外公不得不离开自己前期战斗的地方,来到专署农科所,接受农科所批判。什么“黑爪牙”“老保守”“假劳模”,什么“技术挂帅”等黑帽子,都给他戴上了。还有的“造反派”指着外公鼻子吼道:“你目不识丁,还拿着党和人民‘十三级工资’,你的贡献去哪里了?”外公淡定地说:“如果你们嫌我工资级别过高,那就降为一级吧!”那些所里的“造反派”哭笑不得,从此再没有人批斗他了。其实,外公心里除了种子,对于领什么级别工资是真的不懂。

“要我住公房,砍掉我的脑壳,我也不搬进。”

1974年,当时的益阳地委为切实加强湖区“稻稻油”三熟制的生产和发展,在外公所在武圣宫乡白蚌口村建起了一栋十间二层的“科研大楼”,上级农业部门配备了不少仪器设备和科研人员,协助外公在粮食和油料方面探索研究,实现增产增收。

地区、县、公社的领导考虑到外公住房破旧、矮小且漏雨不止,建议外公居住科研楼东头一间,外公坚决不同意。他说:“我是共产党员,公私要分清。要我住公房,砍掉我的脑壳,我也不搬进。”直到外公逝世,他和家人一直居住在破旧矮小的小土房里。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因病逝世,我在对袁老无尽的缅怀中也想到了外公。袁老与外公生前不知有无交集,但袁老与外公的一生都为了人类的温饱和生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想,只要我们传承和发扬老一辈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我们国家一定繁荣昌盛、国富民强!

 

作者:张杰献

单位:南县一中纪委